[实用新型]一种吸湿抗菌复合棉布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3314.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霄阳;张海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23/02;B32B23/08;B32B23/10;B32B27/34;B32B27/02;B32B27/36;B32B27/08;B32B27/12;B32B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陈晴梅 |
地址: | 114000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抗菌 复合 棉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湿抗菌复合棉布,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的四周包裹有吸湿纤维层,所述吸湿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冰丝纤维层、丝光羊毛纤维层和玉米纤维层,所述吸湿纤维层的四周包裹有抗菌纤维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冰丝纤维层、丝光羊毛纤维层和玉米纤维层的设置,可以起到吸湿的作用,避免了在人们穿着的过程中出现身体不舒适的现象,通过甲壳素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的设置,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避免了衣物上带有细菌危害人们皮肤,通过聚酰胺纤维层、聚酯纤维层和醋酯纤维层的设置,可以起到抗皱的作用,避免了在穿着的过程中出现起皱的现象,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棉布抗菌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棉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湿抗菌复合棉布。
背景技术
复合棉布是产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弹性高,弹性模量高,断裂强度高,热定形性好,耐热、耐光性好,抗有机溶剂以及酸、碱腐蚀,抗霉菌、抗虫蛀,坚牢耐用、抗皱、洗后极易干燥等等,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现有的复合棉布由于抗菌的效果不好,导致在穿着的过程中带有细菌危害人们皮肤,不仅降低了复合棉布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危害人们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抗菌复合棉布,具备抗菌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棉布抗菌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抗菌复合棉布,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的四周包裹有吸湿纤维层,所述吸湿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冰丝纤维层、丝光羊毛纤维层和玉米纤维层,所述吸湿纤维层的四周包裹有抗菌纤维层,所述抗菌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甲壳素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所述抗菌纤维层的四周包裹有抗皱纤维层,所述抗皱纤维层的内腔包括有聚酰胺纤维层、聚酯纤维层和醋酯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冰丝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丝光羊毛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丝光羊毛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玉米纤维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甲壳素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锦纶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锦纶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涤纶纤维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聚酯纤维层的外表面,所述聚酯纤维层的内表面交织于醋酯纤维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冰丝纤维层、丝光羊毛纤维层和玉米纤维层的厚度均为0.05mm-0.07mm。
优选的,所述甲壳素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的厚度均为0.05mm-0.06mm。
优选的,所述聚酰胺纤维层、聚酯纤维层和醋酯纤维层的厚度均为0.06mm-0.07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冰丝纤维层、丝光羊毛纤维层和玉米纤维层的设置,可以起到吸湿的作用,避免了在人们穿着的过程中出现身体不舒适的现象,通过甲壳素纤维层、锦纶纤维层和涤纶纤维层的设置,可以起到抗菌的作用,避免了衣物上带有细菌危害人们皮肤,通过聚酰胺纤维层、聚酯纤维层和醋酯纤维层的设置,可以起到抗皱的作用,避免了在穿着的过程中出现起皱的现象,同时解决了现有的复合棉布抗菌效果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湿纤维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抗菌纤维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抗皱纤维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布料本体;2、吸湿纤维层;201、冰丝纤维层;202、丝光羊毛纤维层;203、玉米纤维层;3、抗菌纤维层;301、甲壳素纤维层;302、锦纶纤维层;303、涤纶纤维层;4、抗皱纤维层;401、聚酰胺纤维层;402、聚酯纤维层;403、醋酯纤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鞍山顺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3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跳绳装置
- 下一篇:取片机器人手臂及取片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