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极组及叠片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1223.9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0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开鑫;贾永强;李树人;史童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H01M50/533;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汪喆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片电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极片、极组及叠片电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极片结构,改善极片表面电流密度分布,提升叠片电芯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包括极片主体,极片主体包括覆层部和极耳部;极耳部在第一方向上连接于覆层部的一端,极耳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与覆层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形成角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片、极组及叠片电芯。
背景技术
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HEV(Hybrid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一样,有燃油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存在。但PHEV和HEV不同的是,PHEV的电池容量会更大,并且能够支持长时间纯电行驶,同时还会额外多出连接外部电源的充电机构。所以PHEV既能当纯电动车驾驶,也可以当成传统汽油车驾驶,使PHEV车型既能提供电动车的轻快驾驶体验,又能避免里程焦虑,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但在PHEV车辆电池电能耗尽时,如果不能及时使用充电桩充电,仅依靠发动机和动能回收装置充电,反而会增加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实际的驾驶体验。因此,PHEV同样需求更加安全和快速的充电能力,以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提供足够功率性能。但现有的叠片电芯中电流分布不均匀,充放电速率慢。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极片、极组及叠片电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极组及叠片电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极片结构,改善极片表面电流密度分布,提升叠片电芯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极片,包括极片主体,所述极片主体包括覆层部和极耳部;所述极耳部在第一方向上连接于所述覆层部的一端,所述极耳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覆层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形成角度。
其中,所述极耳部在远离所述覆层部的一端形成有豁口部,所述豁口部设置在远离所述覆层部的一侧的边缘且贯穿所述极耳部。
具体地,所述豁口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豁口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片,包括极片主体,所述极片主体由覆层部和极耳部组成;所述极耳部在第一方向上连接于所述覆层部的一端,极耳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覆层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相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形成角度。
由此分析可知,通过极片主体上与覆层部相连接的极耳部,且极耳部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与覆层部在第二方向上尺寸相同,从而能够提高极耳部的面积,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极片主体的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缓解极片主体的覆层部出现局部失效的问题,并且还能够提升过流面积,使自身的热量分布更加均匀。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极组,包括多个上述的极片、隔膜及绝缘绑带;多个所述极片分别形成为多个正极片和多个负极片,多个所述正极片和多个所述负极片交替堆叠设置,多个所述正极片堆叠后的多个所述极耳部形成正极极耳,多个所述负极片堆叠后的多个所述极耳部形成负极极耳;所述隔膜位于相邻的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绝缘绑带将交替堆叠的多个所述正极片和多个所述负极片捆绑形成所述极组。
其中,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形成于所述极组的相对两端,且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均位于所述极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组,还包括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与所述正极极耳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负极连接片与所述负极极耳的一侧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1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