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硫系统地沟滤网起放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0898.1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8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胜;谈晓辉;宫卫平;蔡飞;张颂国;姜庆海;于峰;刘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胜利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B66D3/08 | 分类号: | B66D3/08;B66C5/02;B66C9/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赵春利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系统 地沟 滤网 专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系统地沟滤网起放专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竖直支撑方钢,且横梁的右侧设有延伸段,在横梁上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下方活动连接第一静滑轮,第二滑块的下方活动连接第二静滑轮,所述的横梁的右侧的延伸段下方固定连接卷盘,所述的卷盘缠绕有钢丝绳,卷盘与第二静滑轮之间设有动滑轮;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吊钩,另一端穿过第一静滑轮、第二静滑轮和动滑轮连接到卷盘;所述的动滑轮的下端连接重锤链。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引入了龙门支架横梁,可以实现支撑滤网的作用,结构简单、易携带、施工操作难度小、操作省力、可拆分,提高了该装置在脱硫系统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电厂脱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脱硫系统地沟滤网起放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布置有数量不一的地坑,起到回收脱硫系统各个泵的机封水和浆液的作用。为避免保温棉、水泥块、除雾器碎片、树叶、塑料袋等杂物进入地坑,一般在地坑之前的地沟内安装滤网,由于地沟都是在地面以下开挖,清理地沟内的滤网存在困难。
另外,脱硫系统地坑的地沟深浅不一、宽度不同,因此滤网尺寸各不一样。目前,在脱硫系统运行时,清理地坑地沟滤网的方法是:在地沟边缘处,操作人员趴下身体,用手一点一点清理滤网拦截的杂物。因为石灰石、石膏浆液有黏性,会将各种杂物粘在一起,手动清理会耗费很长时间,有的地沟较深,还需要检修人员进入地沟内进行清理,涉及到受限空间作业,这样清理地沟既费时费力又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脱硫系统地沟滤网起放专用装置,可以安全、快速、彻底的清理地沟滤网内杂物,同时其具有便携性、操作简便性。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脱硫系统地沟滤网起放专用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横梁(1)、竖直支撑方钢(3)、万向轮(5)、第一滑块(6)、第一静滑轮(7)、钢丝绳(9)、第二滑块(12)、第二静滑轮(15)、卷盘(16)、动滑轮(17)和重锤链(18),所述横梁(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竖直支撑方钢(3),且横梁(1)的右侧设有延伸段,所述竖直支撑方钢(3)的底部固定有万向轮(5),在所述的横梁(1)上设有第一滑块(6)和第二滑块(12),所述的第一滑块(6)的下方活动连接第一静滑轮(7),第二滑块(12)的下方活动连接第二静滑轮(15),所述的横梁(1)的右侧的延伸段下方固定连接卷盘(16),所述的卷盘(16)上缠绕有钢丝绳(9),卷盘(16)与第二静滑轮(15)之间设有动滑轮(17);所述钢丝绳(9)的一端固定吊钩(10),另一端穿过第一静滑轮(7)、第二静滑轮(15)和动滑轮(17)连接到卷盘(16);所述的动滑轮(17)的下端连接重锤链(18)。
优选的,上述的横梁(1)与竖直支撑方钢(3)的连接处设有上加强筋(2),所述上加强筋(2)的一端焊接在横梁(1)上,另一端焊接在竖直支撑方钢(3)的顶部,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上述的竖直支撑方钢(3)的底部设有下加强筋(4),形成三角形结构,在下加强筋(4)的下端连接万向轮(5)。
优选的,上述第一滑块(6)套在横梁(1)上,且第一滑块(6)上设有第一制动螺钉(11),通过第一制动螺钉(11)与横梁(1)接触固定锁紧。
优选的,上述第二滑块(12)套在横梁(1)上,且第二滑块(12)上设有第二制动螺钉(14),通过第二制动螺钉(14)与横梁(1)接触固定锁紧。
优选的,上述第一静滑轮(7)的下侧设有限位块(8)。
优选的,上述横梁(1)右侧的竖直支撑方钢(3)的上侧设有用于钢丝绳(9)穿过的圆柱形孔(13)。
优选的,上述卷盘(16)上设有用于锁止卷盘的止锁孔(16.1)。
优选的,上述重锤链(18)由一组以上的重锤串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胜利发电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胜利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0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