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袋结构及手袋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46977.5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9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湘晖;林卫;黄丹;李婉烨;陈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铄雅科技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3/00 | 分类号: | A45C3/00;A45C13/00;A45C13/08;A45C13/26;A45C7/00;A45C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裕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手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袋结构及手袋,提袋结构包括提袋主体及口袋,所述口袋与所述提袋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口袋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或所述口袋与所述提袋主体连接并围成第一容纳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放置装饰件,所述口袋远离所述提袋主体的一侧为透明部。上述提袋结构,提袋主体可用于装入物品,口袋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或口袋与提袋主体连接并围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内能够放置装饰件,口袋远离提袋主体的一侧为透明部,从口袋外可透过透明部看到装饰件,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由于口袋与提袋主体可拆卸连接,因此可根据用户需求,将口袋装到提袋主体上或将口袋由提袋主体上拆下,使用更灵活,使用体验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袋结构及手袋。
背景技术
一次性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下不易分解,若不能集中收集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对动物的生存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开始有意识的用可重复使用袋子替换一次性塑料袋,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可重复使用的袋体注重功能性,外观更简单,不能满足人们对个性化的要求,使用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体验更好的提袋结构及手袋。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袋结构,包括:
提袋主体;及
口袋,所述口袋与所述提袋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口袋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或所述口袋与所述提袋主体连接并围成第一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用于放置装饰件,所述口袋远离所述提袋主体的一侧为透明部。
上述提袋结构,提袋主体可用于装入物品,口袋内设有第一容纳空间或口袋与提袋主体连接并围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内能够放置装饰件,口袋远离提袋主体的一侧为透明部,从口袋外可透过透明部看到装饰件,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由于口袋与提袋主体可拆卸连接,因此可根据用户需求,将口袋装到提袋主体上或将口袋由提袋主体上拆下,使用更灵活,使用体验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提袋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设有用于卡住所述装饰件的卡口,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提袋主体和/或所述口袋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袋主体上设有第一装配部,所述口袋上设有第二装配部,所述提袋主体与所述口袋通过所述第一装配部及所述第二装配部的配合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配合形成能够相互粘接的魔术贴结构;
或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配合形成能够相互卡合的纽扣结构;
或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为能够相互吸引的两个磁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提袋结构还包括提手,所述提袋主体围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提袋主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提手与所述提袋主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提袋结构还包括遮盖件,所述遮盖件设于所述口袋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所述遮盖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与所述提袋主体连接,所述遮盖件的另一端与部分所述口袋搭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用于放置所述装饰件的部分为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被所述遮盖件遮盖的部分为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相接或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袋主体与所述口袋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二开口;
或所述口袋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三开口;
或所述提袋主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四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铄雅科技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未经铄雅科技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46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