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腋臭术后的肩关节固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35104.4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5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张一鸣;钟雪;杨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郑占军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腋臭 术后 肩关节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腋臭术后的肩关节固定器,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支撑杆和调节件,支撑杆包括均为弧形结构的支撑弧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调节件,支撑弧板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贯通的滑槽,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端部分别插入滑槽的两端且滑动连接,第一支杆和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铰接,调节件的一端贯穿支撑弧板的侧壁插入滑槽内,位于滑槽内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端部均与调节件连接。本手臂固定器通过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绑定在患者上肢和胸部上,使支撑杆位于上肢侧面和胸部侧面之间;通过调节件,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滑出滑槽的长度,改变支撑杆的长度,使手臂处于抬起状态,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腋臭术后的肩关节固定器。
背景技术
腋臭是居于腋下大汗腺排出大量的汗液,与皮肤表面的细菌接触后产生不饱和酸导致的特殊臭味。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彻底清除腋毛区域的毛囊、汗腺和部分皮下组织,使其无法分泌汗腺,达到除臭的目的。患者术后需保持双手叉腰姿势或肩关节外展90°姿势,并且肩关节制动至术后拆线,否则,易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甚至皮肤坏死。目前,由于肩关节制动时间长、缺乏支撑物,患者往往难以坚持双手叉腰或肩关节外展90°姿势,从而导致制动效果欠佳,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腋臭术后的肩关节固定器,解决患者狐臭手术后没有专门的固定器对手臂进行支撑,容易影响创口的愈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腋臭术后的肩关节固定器,包括:
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用于绑定在手臂上肢;
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用于绑定在胸部上;及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伸缩结构,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绑带的侧面铰接,另一端与第二绑带的侧面铰接,支撑杆上设有调节件,支撑杆包括均为弧形结构的支撑弧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支撑弧板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贯通的滑槽,第一支杆的一端和第二支杆的一端分别插入滑槽的两端与支撑弧板滑动连接,第一支杆远离第二支杆的一端与第一绑带的侧面铰接,第二支杆远离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二绑带铰接,调节件的一端贯穿支撑弧板的侧壁插入滑槽内,位于滑槽内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端部均与调节件连接,通过调节件能够控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滑出滑槽的长度。
上述用于腋臭术后的肩关节固定器通过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分别绑定在患者上肢和胸部上,使支撑杆位于上肢侧面和胸部侧面之间,便于对手臂进行支撑;通过调节件,控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滑出滑槽的长度,进而改变支撑杆的长度,使手臂抬起合适的高度,从而使患者手臂一直处于抬起状态,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进一步地,调节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齿轮和转轴,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设置在滑槽的相对两侧壁上且滑动连接,支撑弧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孔,且转孔与滑槽连通,转轴的一端可转动的穿过转孔插入滑槽内,齿轮固定设置在转轴位于滑槽内的端部上,且齿轮均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第一齿条远离齿轮的一端与第一支杆连接,第二齿条远离齿轮的一端与第二支杆连接。通过转动转轴,带动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推动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滑出支撑板,将上肢顶起。
进一步地,支撑弧板的外侧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限位环和限位块,限位环可滑动的套设在转轴位于支撑弧板外侧的端部上,支撑弧板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限位孔,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限位环面向支撑弧板的侧面上,另一端用于插入限位孔内。限位件的设置能够限制转轴的转动,避免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由于受到上肢向下的压力而缩回支撑弧板内,使支撑杆的长度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限位件还包括限位条,限位条设置在转轴位于支撑弧板外侧的端部侧面上,限位环的内侧面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限位槽,限位环通过限位条卡入限位槽内与转轴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51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酸雾废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减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