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35023.4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2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卢晓;张蓓;陈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晓;张蓓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内科 吸氧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管固定装置,涉及吸氧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鼻吸式在借助管路来进行吸氧时无法精准的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一旦患者在无意识下的动作过大就会导致管路脱离鼻腔,从而导致供氧不足的问题。所述无菌氧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输氧端头,且输氧端头与无菌氧管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无菌氧管的中段设置有分叉气管,且分叉气管与无菌氧管贯通连接,所述分叉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吸氧气口,且吸氧气口有两个,所述吸氧气口的外侧设置有硅胶鼻塞,且硅胶鼻塞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分叉气管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唇搭片,且上唇搭片与分叉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无菌氧管之间设置有管路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而传统的吸氧方式主要分为面罩式和鼻吸式。
但是,现有的鼻吸式在借助管路来进行吸氧时无法精准的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一旦患者在无意识下的动作过大就会导致管路脱离鼻腔,从而导致供氧不足;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鼻吸式在借助管路来进行吸氧时无法精准的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一旦患者在无意识下的动作过大就会导致管路脱离鼻腔,从而导致供氧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吸氧管固定装置,包括无菌氧管,所述无菌氧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输氧端头,且输氧端头与无菌氧管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无菌氧管的中段设置有分叉气管,且分叉气管与无菌氧管贯通连接,所述分叉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吸氧气口,且吸氧气口有两个,所述吸氧气口的外侧设置有硅胶鼻塞,且硅胶鼻塞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分叉气管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唇搭片,且上唇搭片与分叉气管固定连接,所述无菌氧管之间设置有管路夹。
优选的,所述吸氧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齿纹卡口,且齿纹卡口与吸氧气口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硅胶鼻塞与齿纹卡口组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硅胶鼻塞的内部设置有内芯管,且内芯管与硅胶鼻塞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路夹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夹槽,且无菌氧管通过弧形夹槽与管路夹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唇搭片包括软胶垫和折片,且软胶垫与折片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折片的内部设置有金属轴,且金属轴与折片贴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鼻腔大小来选择气口的使用,其中鼻腔较小的患者可以直接将吸氧气口插入到鼻腔中进行供氧,而鼻腔相对较大的患者则可以选择在吸氧气口的末端加装一组硅胶鼻塞,这样可以防止气口发生脱落的情况,同时硅胶鼻塞采用的是锥形结构可以更好的贴合鼻腔形状,不会造成异物不适感;
2、本实用新型的管路夹位于患者脑后,将无菌氧管从患者上耳廓夹入拉伸至脑后,再利用管路夹将两侧的管路夹紧固定,防止多余的管路弯折扩展;
3、本实用新型在分叉气管的另一侧也是吸氧气口的下方区域设计有一个上唇搭片,上唇搭片的外部采用软胶包裹材质,当吸氧气口插入鼻腔后,上唇搭片就会处于患者的上嘴唇处,此时将上唇搭片向内弯折,使其以折角的形式贴合在人中区域,通过上唇搭片来起到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这样即使是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活动也不会影响到鼻腔处的气口供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晓;张蓓,未经卢晓;张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50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R高速连接线
- 下一篇:一种双关节机器人模组及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