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网湿地淤泥再生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34499.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曾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照云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1;C02F11/12;B01D29/03;B01D29/35;B01D29/58;B01D29/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管网 湿地 淤泥 再生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管网湿地淤泥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外套壳和分离模块,外套壳内腔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料管,外套壳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套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竖筒、网孔框、破碎杆、转杆、驱动电机、网孔板、粉碎刀片、螺旋叶片、烘干处理模块、分类运输模块、静置分离模块、压缩加工模块和废水处理模块配合使用,具有快速分离和分离泥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再生处理系统无法快速将大型固废、小型固废和淤泥进行快速分离,且不具有对淤泥二次压缩分离的功能,影响淤泥与废水分离效果,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性,降低了再生处理系统实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管网湿地淤泥再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地下管线、隧道、河道、轨道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处置等工程,又比如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种管线: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电力(红线以外部分),电信,热力,燃气等,还有广场,城市绿化等的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
在市政管网工程中,常常会堆积由淤泥、垃圾和水混合的杂物,因此会使用到再生处理系统对管网垃圾进行处理,而现有的再生处理系统无法快速将大型固废、小型固废和淤泥进行快速分离,且不具有对淤泥二次压缩分离的功能,影响淤泥与废水分离效果,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性,降低了再生处理系统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管网湿地淤泥再生处理系统,具备快速分离和分离泥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再生处理系统无法快速将大型固废、小型固废和淤泥进行快速分离,且不具有对淤泥二次压缩分离的功能,影响淤泥与废水分离效果,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制性,降低了再生处理系统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管网湿地淤泥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外套壳和分离模块,所述外套壳内腔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注料管,所述外套壳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套壳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外套壳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网孔板,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网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破碎杆,所述外套壳内腔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网孔框,所述网孔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料阀,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竖筒的内腔固定套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网孔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粉碎刀片,所述外套壳内腔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污管;
所述分离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物料存储模块,所述分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大型固废存储模块、小型固废存储模块和淤泥混水存储模块,所述大型固废存储模块和小型固废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烘干处理模块,所述烘干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分类运输模块,所述淤泥混水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静置分离模块,所述静置分离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废水存储模块和淤泥存储模块,所述淤泥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压缩加工模块,所述压缩加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二次废水存储模块和压缩固废存储模块,所述二次废水存储模块的输出端与废水存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废水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废水处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外套壳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外套壳内腔的后侧且位于网孔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密封门。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外套壳的连接处活动连接并作密封处理,所述网孔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网孔框的一侧与外套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网孔板的形状为圆台形,所述网孔框的顶部与网孔板的底部连通,所述网孔板表面的孔径大于网孔框表面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网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为倾斜设置,所述清洁板的底部与网孔板的顶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照云,未经曾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4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复合材料回收降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砖胶粘剂拉伸粘接强度测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