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28638.4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5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君;张鹏鹏;王磊;王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奕农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1/02 | 分类号: | B04B1/02;B04B7/16;B04B11/04;B04B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赵悦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酶 离心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其包括:拉带离心机基体、滤袋和布气管,所述拉带离心机基体中设置有转鼓,所述滤袋设置在转鼓中,所述布气管竖向设置在拉带离心机基体中并位于转鼓的外侧,所述布气管一侧上下间隔设置有指向转鼓外圆的喷气嘴,所述转鼓外圆上阵列设置有数列延伸至内壁的滤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实现了生物酶溶液的固液分离,通过滤袋的拉伸进行滤袋内壁滤渣的初步下料,并利用气流通过滤孔进入内侧进行滤袋的冲击,实现滤袋内壁滤渣的冲击,提升了滤渣清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得到相对纯净的生物酶溶液,可以通过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并将滤渣滞留在离心机的转鼓内。
生产过程中,滤渣不断堆积在转鼓内壁上,堵塞了滤孔,影响了过滤效果。为了方便进行转鼓内壁上滤渣的下料,可以采用拉袋离心机,通过滤袋的拉伸动作将滤渣清除,实现下料,但是滤袋的拉伸对滤袋内壁上滤渣的清除不彻底,特别是拉伸幅度小的地方还会残留较大厚度的滤渣,需要频繁停机进行滤袋的拉伸下料,降低了生产效率,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进行生物酶溶液的固液分离,实现滤渣的下料,并提升下料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包括:拉带离心机基体、滤袋和布气管,所述拉带离心机基体中设置有转鼓,所述滤袋设置在转鼓中,所述布气管竖向设置在拉带离心机基体中并位于转鼓的外侧,所述布气管一侧上下间隔设置有指向转鼓外圆的喷气嘴,所述转鼓外圆上阵列设置有数列延伸至内壁的滤孔。
其中,所述滤袋顶部固定在转鼓内壁顶部,所述转鼓中设置有与滤袋底部相连接的升降架。
其中,所述拉带离心机基体外侧设置有与布气管相连通的供气管。
其中,所述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
其中,所述拉带离心机基体顶部设置有密封盖。
其中,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向下指向滤袋内腔的进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通过滤袋随转鼓的旋转,可以将导入滤袋的生物酶溶液进行固液分离,通过滤袋的拉伸进行滤袋内壁滤渣的初步下料,初步下料后转鼓继续旋转,通过喷气嘴向转鼓外壁喷射气流,气流通过滤孔进入内侧进行滤袋的冲击,实现滤袋内壁滤渣的冲击,提升滤渣清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的自下料生物酶离心分离装置,包括:拉带离心机基体1、滤袋10和布气管7,所述拉带离心机基体1中设置有转鼓2,通过电机进行转鼓2的旋转驱动。
所述滤袋10设置在转鼓2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袋10顶部固定在转鼓2内壁顶部,随转鼓2进行高速旋转。所述拉带离心机基体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上设置有向下指向滤袋10内腔的进料管4,未分离的物料通过进料管4进入滤袋10,随滤袋10旋转进行固液分离,并将滤渣滞留在滤袋10内避上。
所述转鼓2中设置有与滤袋10底部相连接的升降架3,升降架3可以通过贯穿至转鼓2下方的升降杆进行升降动作,升降杆可以通过气缸或者油缸进行驱动,从而进行滤袋10的拉伸,进行滤袋10内壁滤渣的初步下料,大面积清除滤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奕农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奕农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28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