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28499.5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4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石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睿辰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2 | 分类号: | H02H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刘云艳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涉及变频器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有变频器的机仓,机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搭载有逻辑控制器,机仓的内部安装有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的信号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机仓一侧的内壁固定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机仓的一侧开设通槽,机仓的侧壁靠近通槽处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挡板,机仓的侧壁靠近挡板的端部处开设有竖槽。通过以上各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对变频器正常工作的影响,从而保证变频器工作的稳定性,并且在遇到险情时,能够及时地切断变频器的电路,避免变频器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变频器主要应用于电流频率的改变,它可以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减少设备的冲击和噪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变频器的自保护断电主要依附于外部电源的空气开关,在电路故障的瞬间,变频器无法及时断电,从而出现变频器损坏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当变频器的工作环境受到极端恶劣的影响时,例如电路着火和阴雨天气的雨雪积累均会导致变频器的损坏,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其它的电路,使得损失难以控制,因此特提出一种能够保证变频器工作环境稳定,对环境的恶劣变化具有一定反应能力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包括安装有变频器的机仓,机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搭载有逻辑控制器,机仓的内部安装有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的信号输入端与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机仓一侧的内壁固定有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可以对变频器的电路直接干预,防止变频器损坏。
优选的,机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通槽在机仓的侧面等距排布,机仓的侧壁靠近通槽处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挡板,机仓的侧壁靠近挡板的端部处开设有竖槽,能够对通槽的封闭状态进行改变,使机仓满足封闭和散热的需求。
优选的,竖槽的内部插接有竖杆,竖杆的侧面一体设置有圆环形结构的钢圈,挡板的端部通过连接环与钢圈连接,活动槽倾斜设置,且活动槽的开口端与通槽底侧的内壁正对,实现对多个挡板的统一控制。
优选的,竖槽两端处的内壁均固定有电磁铁,电磁铁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竖杆的顶端固定有永磁铁,永磁铁与电磁铁正对面的磁性相同,为竖杆的滑动提供动力。
优选的,通槽底侧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挡板的宽度大于通槽的宽度0.2-1cm,提升挡板与通槽内壁之间的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机仓内外环境的检测,可以作为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闭合与断开的主要依据,防止变频器在较恶劣环境下工作,进而避免了继电器的损坏,提升了的电力安全性,同时利用挡板在活动槽内部的滑动,能够实现通槽封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的改变,进而能够使变频器具备封闭和开放的工作环境,提高对变频器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系统逻辑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仓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机仓局部正剖图。
图中:1、机仓;2、通槽;3、活动槽;31、挡板;32、连接环;33、永磁铁;4、竖槽;41、竖杆;42、钢圈;43、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睿辰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睿辰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284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