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蓄热式氧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25615.8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谭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宇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12;F23G5/46;F23G5/44;F23J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李增进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蓄热 氧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蓄热式氧化炉,包括一体式炉体和PLC控制系统。一体式炉体内部设有燃烧室和蓄热室,燃烧室侧边开设有洁净气体出口,蓄热室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个蓄热腔,蓄热腔内部固设有陶瓷蓄热体。炉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第一气体通道内壁面上开设有与蓄热腔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个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处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二气体通道内壁面上开设有与蓄热腔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个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处安装有第二阀门。相比于现有的分体式焚烧炉,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空间而设计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尺寸短小,方便运输,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蓄热式氧化炉。
背景技术
针对大风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处理,通常使用RTO(蓄热式氧化炉)设备进行处理。现有的RTO由于设备体积庞大,所以通常都是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在安装时,需要将各部分配件分开运输至现场,然后进行组装和焊接,运输及安装成本高,造价昂贵,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不方便保养和维护。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尺寸短小、方便运输、安装及维护方便的一体式蓄热式氧化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蓄热式氧化炉,包括一体式炉体和PLC控制系统。所述一体式炉体的内部设有呈上下分布且相互连通的燃烧室和蓄热室,所述燃烧室的侧边开设有洁净气体出口,所述蓄热室内部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个蓄热腔,所述蓄热腔的内部固设有陶瓷蓄热体。所述一体式炉体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第一气体通道的内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蓄热腔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个第一通气孔,所述的第一通气孔处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二气体通道的内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蓄热腔一一对应连通的若干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的第二通气孔处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吹扫管道,所述的吹扫管道上设有若干根吹扫支管,所述的吹扫支管与所述蓄热腔一一对应连通,吹扫支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的开关阀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气缸提升阀。所述的气缸提升阀包括固定在所述一体式炉体上的气缸、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相连的加长杆以及固设在所述加长杆末端的盘型阀板。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顶部分别沿边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盘型阀板密封配合的环形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一体式炉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置槽,所述的气缸通过气缸座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底部,所述的加长杆向下竖直穿入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或第二气体通道内。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检修,所述一体式炉体的侧面在每一个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检修口,所述的检修口处密封安装有检修盖板。
优选地,为了能够更好地观察气缸提升阀的运行情况,所述的检修盖板上设有透明视窗。
进一步地,还包括燃烧组件,所述的燃烧组件包括一端伸入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燃烧器、与所述燃烧器相连并用于对接天然气管的助燃风管,所述助燃风管上设有蝶阀,所述燃烧器和蝶阀分别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RTO的安全性,所述燃烧室的顶部开设有泄爆口,所述的泄爆口处安装有泄爆组件。
优选地,为了方便吊装和运输,所述一体式炉体的侧壁面上部固设有若干个用于吊装的吊耳。
优选地,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减少能量的损失,所述燃烧室和蓄热室的外部分别包覆有保温隔热层,所述的保温隔热层为由硅酸铝纤维制成的保温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宇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宇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25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