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钓鱼用配重坠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19439.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2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宁;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葫芦岛福润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5/00 | 分类号: | A01K95/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皓清 |
地址: | 125001 辽宁省葫***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配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钓鱼用配重坠,涉及渔具配重装置领域。钓鱼用配重坠,包括配重块和撑杆;撑杆杆分为水平段、收拢段和外扩段三段,水平段的两端连接收拢段,水平段与收拢段的夹角为锐角,收拢段的另一端固定有定位球,收拢段装有定位球端与为外扩段连接,收拢段与外扩段的夹角为钝角;配重块为水滴形结构,配重的下部设置贯通孔,撑杆的水平段插装在贯通孔中;配重块的中部侧壁设置凹槽,定位球卡装在凹槽中。在配重块下部穿装可转动的防挂撑杆,正常使用时,撑杆外扩段发散,防止配重坠掉入细小缝隙中;发生挂底时,用力拖拽,撑杆下翻呈自然收拢状态,从而使配重坠脱离障碍物,起到防挂底的作用,减少了水下垃圾的产生,保护水下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配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钓鱼用配重坠。
背景技术
与陆地表面一样,水下环境也是高低不平、沟壑纵横,垂钓者使用普通钓鱼配重坠时,配重坠遇到障碍物(如水草或树枝等)被缠绕或卡住不能脱离的挂底现象时有发生,此时垂钓者将杆线用力拖拽出来,容易发生断线,将配重坠和子线组留在水底,渔具受损,导致垂钓者不能继续垂钓。同时遗留在水中的配重坠和子线组为水下垃圾,影响水下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钓鱼用配重坠,防止配重坠被障碍物缠绕挂底,减少渔具资源浪费。
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钓鱼用配重坠,包括配重块、撑杆和定位球;撑杆杆分为水平段、收拢段和外扩段三段,水平段的两端分别为收拢段,水平段与收拢段的夹角为锐角,收拢段的另一端固定有定位球,收拢段装有定位球端与为外扩段连接,收拢段与外扩段的夹角为钝角;配重块为水滴形结构,配重的下部设置贯通孔,撑杆的水平段插装在贯通孔中;配重块的中部侧壁设置凹槽,定位球卡装在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配重块下部穿装可转动的防挂撑杆,配重块中部侧壁设置卡固防挂撑杆的凹槽,正常使用时,定位球卡在凹槽中,撑杆外扩段发散,防止配重坠掉入细小缝隙中;当发生挂底时,用力拖拽过程中,撑杆外扩段受力转动,定位球脱离凹槽,撑杆自然下垂收拢,从而使配重坠脱离障碍物,起到防挂底的作用,增加了配重坠的使用次数,保证垂钓者继续正常垂钓,减少了水下垃圾的产生,保护水下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
配重块为水滴形结构,侧壁设置的凹槽为倒置的水滴形凹槽,且上部槽底深度大于下部槽底深度;圆弧连接面和斜坡凹槽便于撑杆受外力作用产生脱落收拢。
配重块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设置有连接环;用于连接鱼线。
配重块的表面喷涂有防水漆层;避免金属表面与水的接触,从而起到防止水质被污染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钓鱼用配重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钓鱼用配重坠的正常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为:1、配重块;2、凹槽;3、贯通孔;4、撑杆;41、水平段;42、收拢段;43、外扩段;5、定位球;6、连接杆;7、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葫芦岛福润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葫芦岛福润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9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