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16140.6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6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伟;刘春亮;袁梦;宋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科学研究 多层 水质 监测 装置 | ||
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是为了解决目前一次只能监测一个深度的水质,同时由于水流的流动导致水下摄像头剧烈运动使其难以清除的观察到水下的情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浮力筒(1),用于浮在水面上;观察筒(2),与浮力筒通过螺栓固定,用于对摄像头进行隔水;支管(4),支管插于观察筒内部;多个套环(3),每个套环都套在支管上并与支管固定,每个套环上都固定有摄像头(21),每个套环都位于支管不同的位置,用于对水下不同深度的水质进行监测;底座(5),固定于观察筒的底部,底座上套有配重块(7),用于对观察筒进行配重使其在水下处于竖直状态。本实用新型用于多层水质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时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在进行监测时通常都是通过绳索下放水下摄像头来实现,但是一次只能监测一个深度的水质,同时由于水流的流动导致水下摄像头剧烈运动使其难以清除的观察到水下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所述的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浮力筒,用于浮在水面上;
观察筒,与所述的浮力筒通过螺栓固定,用于对摄像头进行隔水;
支管,所述的支管插于所述的观察筒内部;
多个套环,每个所述的套环都套在所述的支管上并与所述的支管固定,每个所述的套环上都固定有摄像头,每个套环都位于支管不同的位置,用于对水下不同深度的水质进行监测;
底座,固定于所述的观察筒的底部,所述的底座上套有配重块,用于对观察筒进行配重使其在水下处于竖直状态。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底座内部塞有下承插块,所述的支管穿过所述的观察筒后插入到所述的下承插块的承插槽内。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观察筒的上端具有下压板,所述的浮力筒套在所述的观察筒上,上压板压在所述的浮力筒上,并通过螺栓将所述的上压板、所述的浮力筒和所述的下压板固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套环侧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顶在所述的支管的侧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套环上具有开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多层水质监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的支管上具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浮力筒浮在水面上,通过观察筒插入到水面之下,支管上每个套环上的摄像头可以观察到水面下的画面,同时可以调整每个套环的位置使其达到需要观察的深度。
2、本实用新型设置配重块,通过配重块可以使得观察筒处于水面之下同时竖直布置,保证装置在水面上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移动性强,便于携带,使其方便放在水中进行水质监测,同时可以通过船只的牵引将其移动到水面其他地方进行水质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师范大学,未经吉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6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