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14677.9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2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书;王奎武;王建龙;林文昌;胡陈;周磊;欧毓浩;梁春艳;孔炼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7/08 | 分类号: | F16B7/08;F16B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 地址: | 51029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装置,属于钢筋张拉技术领域,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固定盒,固定盒限定出通孔,通孔的横截面积为第一面积;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一个固定盒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盒连接,两个固定盒间隔设置,连接件限定出的容纳空间的横截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二面积大于第一面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小巧,与钢筋安装时所需操作空间小,结构可靠;同时,在整槽钢筋较长时,这种活动连接能够减少轴线偏移导致钢筋接头位置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另外,本连接装置安装、运输转场方便,能够重复使用,节省施工时间,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张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先张法一般用于小型预应力构件预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钢筋绑扎、预应力张拉、合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养生。预制生产线多为数个相同构件同时预制,其中钢筋需整槽同时张拉成型,钢筋长度很大,端部、中间部位都需要进行钢筋的连接。钢筋连接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构件的预制效率及经济效益。
目前先张法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套筒连接,这两种均需要在生产线槽内进行操作,一般钢筋间的间距较小,操作难度较大,花费人工、时间多,且构件之间的连接套筒不能重复使用,通长焊接、套筒连接的钢筋也容易出现轴线偏移、难以调整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能够结构小巧、方便拆装,可以重复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两个固定盒,固定盒限定出通孔,通孔的横截面积为第一面积;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一个固定盒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固定盒连接,两个固定盒间隔设置,连接件限定出的容纳空间的横截面积为第二面积,第二面积大于第一面积。
具体地,需要张拉的两根钢筋分别穿入两个固定盒中,由于容纳空间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面积,在容纳空间中可以对钢筋端部进行处理例如弯折钢筋的端部,使得钢筋无法从固定盒中脱出,从而实现将两个需要张拉的钢筋连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小巧,与钢筋安装时所需操作空间小,结构可靠;同时,在整槽钢筋较长时,这种活动连接能够减少轴线偏移导致钢筋接头位置产生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另外,本连接装置安装、运输转场方便,能够重复使用,节省施工时间,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连接装置,固定盒包括:盖体,上盖和下盖扣合,上盖和下盖共同限定出通孔;固定件,固定件套设于上盖和下盖的外壁上,通过设置上盖和下盖扣合并共同限定出通孔,使得钢筋穿设于通孔的安装操作更为方便,同时使得盖体从钢筋上拆卸下来也更为方便,通过固定件将扣合后的上盖和下盖固定,在需要拆卸时,只需将固定件从盖体上脱出,即可打开上盖和下盖,将钢筋取出。例如可以将预处理过的端部墩粗的钢筋放入通孔中,将钢筋的墩粗的端部置于容纳空间,从而使得上盖和下盖扣合后,钢筋无法从通孔中脱出,无需额外增加零部件或者后续对钢筋处理即可实现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操作简单方便,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时间。
可选地,盖体外轮廓形成为圆形结构,固定件的内周壁限定出与圆形结构适配的安装孔,由此方便固定件套于盖体上,也方便将固定件从盖体上脱出。
可选地,盖体的外壁面设有凸台,固定件的一侧端面抵靠于凸台上,通过凸台对固定件进行限位,在将固定件套于盖体上时,当固定件抵靠于凸台上时,即安装到位,节省了工人操作的时间。
可选地,盖体的自由端至凸台处的一段的外轮廓的横截面积沿逐渐远离凸台的方向减小,由此方便将固定件从盖体上脱出,同时也在固定件安装到位时不容易从盖体上脱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通孔沿长度方向的各处的第一面积均相等,由此简化通孔的结构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两个通孔共线,减小轴线偏移使得两根钢筋张拉受到应力不均匀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4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图像智能识别装置
- 下一篇:灌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