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节能燃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11938.1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3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吴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宏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12 | 分类号: | F23D14/12;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李成龙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节能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红外线节能燃烧器,涉及红外线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安装件,安装件外表面的周侧均卡接有防护件,安装件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连接栓,并通过连接栓固定安装有高温陶瓷板,安装件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下表面的中部螺纹连接有风管,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瓦斯喷嘴,所高温陶瓷板的边缘处卡接有耐热钢,耐热钢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点火针,点火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线。通过安装件上的防护件、连接栓、高温陶瓷板、耐热钢与限位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更换高温陶瓷板,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装置的升温速度,并有效增加装置的节能性与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红外线节能燃烧器。
背景技术
红外线节能燃烧器通过燃气的燃烧(天然气或液化气)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热量,大多数的红外线燃烧器将燃气的燃烧热传给钢管(管型燃烧器)或陶瓷片的表面(发光型燃烧器)释放出红外线辐射热量。瓦斯炉头(红外线燃烧器)采用蜂窝陶瓷板作为燃烧炉头,在燃烧时与空气完全预混,确保燃烧完全,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燃烧时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约70%能量转变成红外线,此种红外线波(2-4μm)最易被物质分子、高分子吸收,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激发水分子发生共振,可将热量均匀的渗透到被加热物的核心深处,保证加热效果均匀,提高加热质量和烘干效率,因此用瓦斯炉头(红外线燃烧器)加热、烘干、保温、时效处理、供暖已成为一种新的工艺、新趋势,它已广泛运用于工业烤漆、陶瓷、食品、印染等各行业和各领域。
红外线节能燃烧器是一种常用的红外线燃烧器,但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升温速度较慢,且不可微调温度,同时在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证,极大地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红外线节能燃烧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红外线节能燃烧器,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外表面的周侧均卡接有防护件,所述安装件的上表面贯穿连接有连接栓,并通过连接栓固定安装有高温陶瓷板,所述安装件下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下表面的中部螺纹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瓦斯喷嘴,所高温陶瓷板的边缘处卡接有耐热钢,所述耐热钢上表面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点火针,所述点火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点火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连接栓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栓均匀等距的分布在安装件上,并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连接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连接栓的顶端卡接有限位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快速的更换高温陶瓷板,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繁杂性。
可选的,所述风管的瓦斯喷嘴端卡接有铜接头,所述瓦斯喷嘴的一侧卡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卡接有接头螺母,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卡接有铜接头,装置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避免的漏气的情况发生,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后续的维修与更换。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的直径为6厘,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接头螺母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的控制装置供气,继而可以更加方便的启动与关闭设备。
可选的,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球阀,所述球阀与电磁阀的口径均为2分,使得工作人员在关闭阀门后,可以有效避免阀门泄露,继而出现漏气的情况发生,有效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球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焊接头,所述焊接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燃气管路,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的安装装置,继而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宏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宏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1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