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楼板构造节点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11702.8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8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28 | 分类号: | E04B5/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楼板 构造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楼板构造节点,包括钢框梁,钢框梁连接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钢框柱之间,相互平行的两个钢框梁中间通过钢次梁连接,钢框梁和钢次梁组成平台,平台上设有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框梁的高度高于钢次梁的高度,组合楼板包括现浇混凝土层,钢框梁的顶部为上翼缘,上翼缘埋置于现浇混凝土层内。为了增加钢结构建筑楼层净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楼板构造节点,将钢梁和组合楼板部分叠合,减少钢结构建筑楼层中结构构件占用高度,以获得更高的楼层净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楼板构造节点,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钢结构建筑日渐增多,与传统混凝土建筑相比,钢结构建筑有着总重量轻、施工速度、灵活性强、绿色环保等优点,常常用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层高对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层高增加带来的成本增加也是显著的,如何能够取得一个经济舒适的层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使用者来说,高度体验更直观的反应在楼层的净高上,当楼层高度一定时,上部的结构梁高度、设备吊顶高度就成了决定净高的关键因素。
组合楼板是一种应用在钢结构建筑中的楼盖体系。常规的组合楼板是铺设在钢梁上,即楼层高度中,实际结构构件的高度是钢梁高度和楼板厚度的总和。那么如何减少钢结构建筑楼层中结构构件占用高度,以获得更高的楼层净高。该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钢结构建筑楼层中结构构件占用高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组合楼板构造节点,包括钢框梁,钢框梁连接在任意两个相邻的钢框柱之间,相互平行的两个钢框梁中间通过钢次梁连接,钢框梁和钢次梁组成平台,平台上设有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框梁的高度高于钢次梁的高度,组合楼板包括现浇混凝土层,钢框梁的顶部为上翼缘,上翼缘埋置于现浇混凝土层内。
优选地,所述的钢框梁上设有多个加劲肋,钢次梁分别紧固在钢框梁的加劲肋上。
优选地,所述的钢框梁和钢次梁组成的平台上铺设有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层设于压型钢板上并与压型钢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钢框梁的上部设有包边钢板,压型钢板铺设在钢次梁上,压型钢板与包边钢板搭接。
优选地,所述的包边钢板通过点焊缝连接在钢框梁上部。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楼板还包括铺设在压型钢板上的楼板底钢筋和楼板面钢筋,楼板底钢筋和楼板面钢筋均设于现浇混凝土层内;楼板面钢筋位于组合楼板的上部,楼板底钢筋位于组合楼板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的楼板面钢筋为纵横交错双向拉通设于压型钢板上方;压型钢板上与钢次梁的连接位置设有凹槽,楼板底钢筋设于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楼板面钢筋设于钢框梁的上翼缘顶部。
优选地,所述的钢次梁与压型钢板之间通过现场焊接栓钉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钢框架的上翼缘下侧设有倒置的工厂焊接栓钉;工厂焊接栓钉对称分布在上翼缘两边。
为了增加钢结构建筑楼层净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楼板构造节点,将钢梁和组合楼板部分叠合,减少钢结构建筑楼层中结构构件占用高度,以获得更高的楼层净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钢框梁上翼缘部分埋置于组合楼板中,减少了楼层梁板结构高度,进而获得更高的楼层净高,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按130mm厚度组合楼板计算,扣除上部楼板钢筋和保护层厚度,钢框梁最多可以埋入组合楼板100mm,即每层可以节省层高100mm,对于40层的超高层来说,可以节省4000mm的高度,相当于一个楼层高度,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1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人监护用门禁及消费智能一体化手环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智能4G健康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