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苗床种植的灌溉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11184.X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0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东;李旭;何贵荣;邓志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苗床 种植 灌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苗床种植的灌溉车,包括灌溉车体、灌溉管移动装置、储液罐和灌溉水泵,灌溉车体的底部固定设有驱动轮和万向轮,灌溉车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方向操纵杆,灌溉车体的顶部固定设有储液罐和灌溉管移动装置,灌溉管移动装置和方向操纵杆之间固定设有蓄电池罩,灌溉管移动装置的管路上固定连接有截流调节阀和泄压阀,储液罐的出液端通过连接管与灌溉水泵的一端连接,灌溉水泵的另一端设有灌溉管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灌溉方便,实现灌溉水泵和灌溉苗床之间灌溉管的铺设,降低了灌溉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苗木对肥料的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提高灌溉、施肥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园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苗床种植的灌溉车。
背景技术
在以育苗为主的大型温室里,都配置有固定式或者可微调平移式的苗床,在长期苗床使用中发现,在灌溉时,由于相邻苗床之间空间狭小受限,给苗木的日常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水分供苗木生长,需要对苗床内的苗木进行灌溉作业,但现有的灌溉车在灌溉时需要在灌溉水泵和苗床之间铺设灌溉管,增加了灌溉时人员的劳动强度,不利于苗床的管理,且现有灌溉车功能较为单一,功能不够方便,使其灌溉的效率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灌溉车在灌溉时需要在灌溉水泵和苗床之间铺设灌溉管,人工放管造成灌溉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对灌溉车的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用于苗床种植的灌溉车,利用蓄电池储备能量驱动设备行进与灌溉泵工作,实现作业车沿相邻苗床预留空间循迹运行的目的,配合行走系统贴附在苗床框外沿直线行走,实现灌溉施水肥的特种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苗床种植的灌溉车,其包括灌溉车体、灌溉管移动装置、储液罐和灌溉水泵,所述灌溉车体的顶部固定设有所述储液罐和灌溉管移动装置,所述储液罐的出液端与所述灌溉水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灌溉水泵的第二端设有所述灌溉管移动装置。
所述灌溉车体包括直流电机、驱动轮、万向轮和方向操纵杆,所述灌溉车体底部安装所述直流电机、驱动轮和万向轮,所述直流电机与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灌溉车体两侧的驱动轮同轴驱动且分别安装在灌溉车体底部的两端,所述灌溉车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方向操纵杆。
所述灌溉管移动装置包括滚轮、导流主管、斜撑拉绳、截流调节阀、立杆、导流支管、导流扩展管、底座、灌溉喷头和泄压阀,所述储液罐的出液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灌溉水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灌溉水泵的第二端与导流主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导流主管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导流主管的第二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导流支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导流主管上设置有截流调节阀,所述导流支管的第二端通过旋转接头与所述导流扩展管连接,所述导流扩展管的末端设置有管堵头,所述导流支管和导流扩展管的底部上等间距连接有所述灌溉喷头,所述立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套装在所述导流主管上,所述斜撑拉绳的第一端与所述立杆的末端连接,所述斜撑拉绳的第二端与所述导流扩展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灌溉车的驱动轮与控制组件通讯连接并受控于所述控制组件。
优选地,所述灌溉管移动装置的灌溉管为对称结构,两端灌溉管均设有独立的截流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导流主管和导流支管相互垂直设置且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支管和导流扩展管为多节可折叠式结构,相邻的管节点处采用旋转接头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灌溉移动装置设置有泄压阀。
优选地,所述灌溉喷头为微喷式高压喷头。
优选地,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所述灌溉车体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导流支管和导流扩展管与所述灌溉喷头螺旋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1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