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8337.5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9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翔;林彦豪;程伟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9F9/3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光源、上棱镜片以及下棱镜片。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以及出光面。入光面连接于出光面。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一侧。上棱镜片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一侧。上棱镜片包括上基板以及多个第一棱镜微结构。第一棱镜微结构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其顶角落在80至90度的范围内。下棱镜片设置在导光板与上棱镜片之间。下棱镜片包括下基板以及多个第二棱镜微结构。第二棱镜微结构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其顶角落在100至130度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块的出光光形具有较佳的光集中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侧入式背光模块的结构中,除了光源与导光板外,还需要使用光学膜片来提高正向出光的强度。近来显示器薄型化需求逐渐增加,而减少膜片的使用数量是薄型化最主要的开发方向,而使用两张棱镜片的高亮度模块将会是未来发展趋势。
然而,在导光板搭配一般两张具有相同棱镜结构的棱镜片的高亮度架构中,出光光线会被分散,且最大出光亮度的视角位置亦会偏移,造成正视角的能量下降。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出光光形具有较佳的光集中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导光板、光源、上棱镜片以及下棱镜片。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以及出光面。入光面连接于出光面。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的一侧,且用以发出多个光束。上棱镜片设置在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一侧。上棱镜片包括上基板以及多个第一棱镜微结构。上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棱镜微结构设置在上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棱镜微结构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其顶角落在80至90度的范围内。下棱镜片设置在导光板与上棱镜片之间。下棱镜片包括下基板以及多个第二棱镜微结构。下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第二棱镜微结构设置在下基板的第三表面上。第二棱镜微结构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且其顶角落在100至130度的范围内。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由于第一棱镜微结构的顶角设计为落在80至90度的范围内,且第二棱镜微结构的顶角设计为落在100至130度的范围内,因此,可在降低模块厚度的情况下,背光模块的出光光型视角转正且具有较佳的光集中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出光光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下棱镜片设有光学胶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下棱镜片设有角锥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的角锥微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8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匀上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制凿岩棒凿击速度的水下礁石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