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无菌尿培养标本留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06827.1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4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秀梅;保晶;申艳玲;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负压 吸引 装置 无菌 培养 标本 留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无菌尿培养标本留取装置,其包括穿刺针、导流管、负压结构和收集器;所述导流管的其中一端与收集器相连,另一端与穿刺针相连,负压结构与导流管连通,负压结构位于穿刺针与收集器之间;所述穿刺针与导尿管或尿袋管路插接。通过穿刺针与导尿管与尿袋管路插接,使尿液进入导流管,尿液流经导流管进入收集器,然后将收集器送检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无菌尿培养标本留取装置。
背景技术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对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或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通常会留取尿培养标本来查找感染的原因,对于尿培养标本的留取通常需要严格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目前临床中留取无菌尿培养标本的方法通常是护士使用20ml的注射器在导尿管硅胶导尿管上或是尿袋管路上留取,再把留取的尿标本倒入无菌瓶中,这种操作一方面容易发生针刺伤,另一方面未能完全达到无菌的状态,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借助负压吸引装置留取无菌尿培养标本的方案,但都是外接的中央负压,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患者的费用会额外的增高。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无菌尿培养标本留取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负压吸引装置的无菌尿培养标本留取装置,其包括穿刺针、导流管、负压结构和收集器;所述导流管的其中一端与收集器相连,另一端与穿刺针相连,负压结构与导流管连通,负压结构位于穿刺针与收集器之间;所述穿刺针与导尿管或尿袋管路插接。通过穿刺针与导尿管与尿袋管路插接,使尿液进入导流管,尿液流经导流管进入收集器,然后将收集器送检即可。
进一步,所述穿刺针包括防护帽,防护帽包裹穿刺针。防护帽对穿刺针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保持其无菌状态。
进一步,所述穿刺针包括手持翼,手持翼与穿刺针一体连接。此种设置方便手持穿刺针进行操作。
进一步,所述导流管的主体为圆柱形管。
进一步,所述导流管采用透明软质塑料制作。此种设置的导流管具有柔软性,且能观察尿液的颜色、有无杂质等。
进一步,所述导流管包括夹具一和夹具二,夹具一位于穿刺针与负压结构之间,夹具二位于负压结构与收集器之间。使用时,将穿刺针插入导尿管与尿袋管路,打开夹具一,使尿液进入负压结构内,然后关闭夹具一,打开夹具二,负压结构内的尿液进入收集器内。
进一步,所述夹具一和夹具二均为一侧开口的开口夹。此种开口夹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负压结构为负压球囊。
进一步,所述负压球囊包括排气结构。通过排气结构排出负压球囊内的气体,使其内部呈负压状态,使得尿液流入负压球囊内。
进一步,所述排气结构为排气管,排气管与负压球囊一体连接,排气管与负压球囊的内部连通,排气管连通大气。负压球囊通过排气管排出内部的气体。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为圆柱形管。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包括封堵帽,封堵帽与排气管插接。排出负压球囊内部的气体后,将封堵帽与排气管插接,防止大气的气体进入负压球囊内。
进一步,所述封堵帽为硅胶帽。此种设置的封堵帽具有很好地防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未经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6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监测装置、系统及智能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