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粘剂粘合力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06741.9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涛;程宏伟;朱严瑾;李应林;庹斌峰;余海斌;陈天有;徐祖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1 | 代理人: | 黄飞隆 |
| 地址: | 31331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粘剂 粘合 测试 装置 | ||
一种胶粘剂粘合力测试装置,包括基架。所述基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依次往上设有中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竖直检测位,所述竖直检测位内装配有竖直检测块,所述竖直检测位内还装配有力传感器。所述中板上设有贯通孔,所述中板在与贯通孔同轴的上表面设有水平检测位,所述水平检测位内装配有力传感器。所述顶板上装配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穿过贯通孔,所述输出轴在贯通孔上方的侧面用于安装水平检测块。本申请中的检测装置可以同时对胶粘剂的水平粘合力和竖直进行精确的测试,且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生产成本较低。另将涂胶用的检测部和设备本身进行分离设计,涂胶方便,清理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粘剂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粘剂粘合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
粘合力是胶粘剂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在胶粘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胶粘剂产品进行粘合力检测,测试其在一定力作用下胶合的时间、脱胶的时间等情况,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粘合力检测装置。现有的一些粘合力检测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43740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粘附力测试治具,用以测试屏体中基板和封装盖间的UV胶粘附力,包括测试支架、样品固定板和测压装置,该测试治具通过对UV胶粘附后的基板和封装盖进行胶体粘附力测试,测取分离时的压力值,实现对屏体UV胶粘附力的实时监控,严格对来料UV胶粘附力进行管控,减少成品的潜在风险。再如,公开号为CN2086540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塑料件加工用胶粘附力检测装置,可检测胶粘附力大小,且可防止基板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偏移。
以上的一些粘合力检测装置,其结构比较复杂,操作比较繁琐,且检测功能比较单一,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因此,本申请对粘合力检测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粘剂粘合力测试装置,能够同时对胶粘剂的水平粘合力和竖直进行精确的测试,且设备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生产成本较低。另将涂胶用的检测部和设备本身进行了分离设计,涂胶方便,清理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胶粘剂粘合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
所述基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依次往上设有中板和顶板。
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基台,所述基台上设有竖直检测位,所述竖直检测位内装配有竖直检测块,所述竖直检测位内还装配有力传感器,能够测出上检测块对基台的压力,进而得出胶粘剂的竖直粘合力的数据。所述中板上设有贯通孔,所述中板在与贯通孔同轴的上表面设有水平检测位,所述水平检测位内装配有力传感器,能够测出外环对中板的压力,进而得出胶粘剂的水平粘合力的数据。
所述顶板上装配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穿过贯通孔,所述输出轴在贯通孔上方的侧面用于安装水平检测块,所述输出轴的端部对准竖直检测块。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检测块包括内检测环和外检测环。所述内检测环包括第一内半环和第二内半环,所述外检测环包括第一外半环和第二外半环。所述第一内半环和第一外半环上设有配合凸起,所述第二内半环和第二外半环上设有配合槽。所述内检测环和外检测环均通过配合凸起和配合槽的装配实现闭环。该配合方式装配拆卸简单,有利于检测效率的提高。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在贯通孔上方的侧面设有内环安装位,所述内环安装位用于安装内检测环,所述内检测环的外侧表面和输出轴侧表面相适应,使得内检测环能够通过贯通孔,有利于胶粘剂水平粘合力的检测以及衔接之后的竖直粘合力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6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极式径向磁悬浮轴承、压缩机和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无基座执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