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建造用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5927.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琦;李强;张林杰;马清顺;赵晟;赵景松;耿军伟;申鹏宇;王小鹏;王建路;郭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建造 支撑架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梁建造用支撑架,其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组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下端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栓接在支撑组件上的升降轨道、活动设置在所述升降轨道上的滑动组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滑动组件上的升降篮。本申请具有帮助施工人员上下支撑架节省体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建造装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建造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国内铁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对于桥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支架法在桥梁工程中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在脚手架内搭设模板,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拆除脚手架和模板的施工方法。
在支架法施工中,当脚手架的高度过高时需要在脚手架一边搭建爬梯,施工人员需要通过爬梯上下脚手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施工人员通过爬梯上下脚手架过程较为耗费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较为耗费体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桥梁建造用支撑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梁建造用支撑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建造用支撑架,包括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组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组件下端的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栓接在支撑组件上的升降轨道、活动设置在所述升降轨道上的滑动组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滑动组件上的升降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登上升降篮,运行升降组件将升降篮上升到支撑组件上,使施工人员可以节省体力的同时快速登上支撑组件上进行施工。
可选的,在所述升降轨道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杆上的蜗轮、与所述蜗轮适配的蜗杆、以及与所述蜗杆和蜗轮转动连接的保护外壳,在所述保护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供升降轨道活动插设的T型槽,所述升降篮栓接在滑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蜗杆使其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在螺纹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保护外壳带动滑动板在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移动,滑动板带动升降篮在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可选的,在所述升降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盒,在所述保护盒内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行伺服电机可以方便地带动蜗杆旋转,同时伺服电机工作性能可靠,维修保养容易,更容易适应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固定的支撑套筒、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套筒上的支撑框、以及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支撑框上的支撑杆;
支撑套筒由两个相同的半圆筒组成,两个半圆筒的一端互相铰接,两个半圆筒的另一端互相栓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筒可以方便地栓接固定在桥墩上,使支撑组件为后续的桥梁施工提供支撑。
可选的,在所述支撑套筒的外壁上相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框栓接在支撑块上,可以方便地将支撑框可拆卸连接在支撑套筒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是矩形框,在支撑框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设置有多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框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制造支撑框所用的材料,同时支撑板能够为支撑框提供足够的支撑。
可选的,在所述支撑框的下端栓接有支撑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以方便地站在支撑格板进行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5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展示屏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动车组和地铁车辆的车门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