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换电电池的电池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04280.1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2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源隆精密五金制造(惠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71;H01M50/2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 地址: | 516221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 ||
一种用于换电电池的电池壳,包括壳盖(1)、筒身(2)和底托(3),筒身(2)包括U形板(21)、侧面平板(22),U形板(21)与侧面平板(22)焊接形成两端敞口的筒身(2);底托(3)的边缘设有托缘(32),底托(3)套设在筒身(2)的底部,筒身(2)与底托(3)焊接形成一体;壳盖(1)嵌盖住筒身(2)的上端敞口。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是底托的底部,一个整体,底部没有焊缝,不会因为碰撞而开裂损坏,大大降低报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电电池壳,包括壳身和壳盖,电池装于电池壳内。壳身通常由U形板+L形板焊接而成,形成顶部开口的壳身,底部四周都是焊缝。由于电池较重,换电过程常常会有较大的力量碰撞到壳底,造成壳底焊缝很容易被撞击而脱焊、开裂,导致电池壳很容易损坏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换电电池的电池壳,避免上述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换电电池的电池壳,包括壳盖、筒身和底托,筒身包括U形板、侧面平板,U形板与侧面平板焊接形成两端敞口的筒身;底托的边缘设有托缘,底托套设在筒身底部,筒身与底托焊接形成一体;壳盖嵌盖住筒身的上端敞口。
优选地,筒身与底托的托缘之间焊接固定。
优选地,底托的底面设置若干托脚。
优选地,壳盖设有嵌台,嵌台嵌入筒身的上端敞口。
优选地,壳盖的边长尺寸与底托的边长尺寸相同。
优选地,壳盖上设有把手。
优选地,筒身的上端敞口边设置若干壳盖安装固定孔,壳盖对应处设置壳盖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不会因为碰撞而开裂损坏,大大降低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底托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底托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换电电池的电池壳,包括壳盖1、筒身2和底托3,筒身2包括U形板21、侧面平板22,U形板21与侧面平板22焊接形成两端敞口的筒身2;底托3的边缘设有托缘32,底托3套设在筒身2的底部,筒身2与底托3焊接形成一体;壳盖1嵌盖住筒身2的上端敞口。底托3整体成型的,套设在筒身2的底部,底托3与筒身2的焊接位置在筒身2上,形成壳身,壳身的底部是底托的底部,一个整体,没有焊缝,不会因为碰撞而开裂损坏,大大降低报废率。
筒身2与底托的托缘32之间焊接固定,焊缝在筒身2与底托的托缘32之间的凹角处,减少外界对焊缝的直接碰撞。
底托3的底面设置若干托脚31,电池壳放置时,减少对底托3底面的碰擦。
壳盖1设有嵌台11,嵌台11嵌入筒身2的上端敞口,壳盖1得固定更为稳固。
壳盖1的边长尺寸与底托3的边长尺寸相同。底托高于壳身,将壳盖也同样高出于壳身,这样,壳盖和底托都突出于壳身的高度,当电池壳被拉动躺倒时,这个突出的高度可以作为垫起壳身的支撑,壳身不会被摩擦到,就大大降低了壳身被磨花的机会。
壳盖1上设有把手,设置把手方便电池的拿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源隆精密五金制造(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华源隆精密五金制造(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4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通信服务器用机柜
- 下一篇:一种梅花型的高稳定性遮雨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