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002074.7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21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马俊;黄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A61M5/14;A61M5/168;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时帅 |
| 地址: | 650032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icu 患者 计划性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警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一种防止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底板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位移检测件,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流速检测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预警组件。该实用新型,在保证预警效果的同时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同时便于对整个预警装置进行拆卸,可重复多次使用,降低使用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统一,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所导致拔管,对于ICU患者而言,非计划性拔管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针对特定的输液管而言,患者因恐惧或意识不清晰拔管的概率极高。
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医护人员反复观察,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现象发生,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还有部分预警装置,虽可达到预警效果,但大多属于一次性用品、无法拆卸式装置,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不便于推广使用,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防止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警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警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警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底板的内部与外侧设置有位移检测件,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流速检测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预警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位移检测件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块、铰接板、三个弹簧、压板与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嵌设至底板的内部,两个所述支撑块均固定连接至底座的顶部,所述铰接板铰接至右侧支撑块的内部,三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至铰接板的外侧,三个所述弹簧均固定连接至压板的外侧,所述压力传感器嵌设至压板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左侧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嵌设有磁石,所述磁石的外侧与铰接板磁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底座的底部粘接有双面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流速检测件包括套环与红外线计数器,所述红外线计数器安装至套环的外侧,所述套环嵌设至底板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预警组件包括警示灯与蜂鸣器,所述警示灯与蜂鸣器均安装至底板的顶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利用底板的设置,便于对患者输液手掌进行放置,利用软垫的设置,便于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手掌更加舒适,利用位移检测件的设置,便于对输液管的位移情况进行检测,利用流速检测件的设置,便于对输液管内药液的流速进行检测,利用预警组件的设置,便于在检测到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发生后进行快速报警提示。
(2)本方案利用控制面板的设置,便于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更加便捷,提示便于将各项检测数据传递至护士站,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收到患者输液管的情况,从而减少意外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2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维护的光伏储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工具浇铸部件快速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