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0851.4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4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军;钟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7/00 | 分类号: | F01K27/00;F01D15/10;F01D15/08;F01D2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75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温 余热 发电 系统 磁悬浮 压缩 膨胀 一体 设备 | ||
1.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电机外壳(21)、电机轴(22)、磁轴承装置(23)、膨胀涡轮(24)、膨胀蜗壳(25)、压缩叶轮(26)和压缩蜗壳(27);电机外壳(21)的内孔嵌设有电机定子(211),电机轴(22)设置有电机转子(221),电机定子(211)与电机转子(221)位置相对应;磁轴承装置(23)套设在电机轴(22)外壁,膨胀涡轮(24)和压缩叶轮(26)分别固定连接至电机轴(22)两端;膨胀蜗壳(25)设置有膨胀通道(251),压缩蜗壳(27)设置有压缩通道(271),膨胀涡轮(24)和压缩叶轮(26)分别位于膨胀通道(251)和压缩通道(27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磁轴承装置(23)包括径向磁轴承(231)和轴向磁轴承(232),电机轴(22)固定设置有径向轴承转子(222)和推力盘(223);两个径向磁轴承(231)分别固定在电机外壳(21)上,并且径向磁轴承(231)支撑端与径向轴承转子(222)位置相对应,两个轴向磁轴承(232)限位端分别位于推力盘(223)轴向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磁轴承装置(23)还包括径轴向传感器(233),电机轴(22)外壁套设有多个沿着轴向堆叠的硅钢片;多个径轴向传感器(233)分别位于电机轴(22)两端,并且径轴向传感器(233)的感应端分别与相应位置堆叠的硅钢片相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膨胀通道(251)径向输入端设置有进口导叶(252),进口导叶(252)用于对加热后的高压工质流入膨胀通道(251)时进行整流,提高膨胀效率;膨胀通道(251)轴向输出端设置有迷宫密封(253),迷宫密封(253)位于膨胀涡轮(24)出气端径向外侧,迷宫密封(253)用于减少压缩气体泄漏,提高膨胀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压缩通道(271)径向输出端设置有扩压导叶(272),扩压导叶(272)用于对从压缩叶轮(26)流出的被加速空气进行整流,提高压缩效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膨胀涡轮(24)为闭式叶轮结构,并且膨胀涡轮(24)为采用航天锻铝材料的三元流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压缩叶轮(26)为半开式叶轮结构,并且压缩叶轮(26)为采用钛合金材料的三元流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膨胀涡轮(24)和压缩叶轮(26)的进气端都设置有整流罩(241),整流罩(241)用于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导向,提高进气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机外壳(21)包括电机筒(212)、前保护轴承座(213)和后保护轴承座(214),前保护轴承座(213)和后保护轴承座(214)分别固定在电机筒(212)两端,膨胀蜗壳(25)和压缩蜗壳(27)分别固定在前保护轴承座(213)和后保护轴承座(214)外侧面;前保护轴承座(213)和电机筒(212)之间、后保护轴承座(214)和电机筒(212)之间、膨胀蜗壳(25)与前保护轴承座(213)之间、压缩蜗壳(27)与后保护轴承座(214)之间都设置有O型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磁悬浮压缩膨胀一体设备还设置有保护轴承(5),多个保护轴承(5)套设在电机轴(22)外壁并且分别设置在前保护轴承座(213)和后保护轴承座(214)的内孔内;保护轴承(5)外圈与前保护轴承座(213)和后保护轴承座(214)的内孔过盈配合,保护轴承(5)内圈与电机轴(22)外壁存在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08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