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顶部空间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00401.5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亮;徐君龙;侯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1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赵中英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电梯 顶部 空间 数据 采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顶部空间数据采集系统,所述采集系统包括激光测距终端以及用于固定激光测距终端在测量点的吸附机构,所述测光测距终端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微处理器、电池、存储模块,所述电池分别与激光测距传感器、微处理器、存储器连接,用于提供工作电源;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启动关闭按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将各种电梯内的测量数据进行测量后进行存储或发送到云端进行存储,简单可靠,测量快速且不需要依赖于手动记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顶部空间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梯等特重设备需要进行固定期限的检测,检测过程中其中一个步骤是需要电梯检测员通过卷尺等测量出电梯中的各种参数数据,然后通过纸张记录数据,这些数据记录后带回检测中心进行计算评估,从而完成电梯在数据测量上的评估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式仍然依赖于人工卷尺检测,检测数据还需要纸件进行记录,保存、携带都不方便,无法使用电子化、信息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顶部空间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自动采集测量数据并进行存储,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顶部空间数据采集系统,所述采集系统包括激光测距终端以及用于固定激光测距终端在测量点的吸附机构,所述激光测距终端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微处理器、电池、存储模块,所述电池分别与激光测距传感器、微处理器、存储器连接,用于提供工作电源;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启动关闭按钮。
所述存储模块为可拆卸的TF卡或SD卡。
所述吸附机构为电磁铁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与磁力开启关闭按钮连接,所述电磁铁模块经继电器与电源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磁力开启关闭按钮来控制继电器的开启关闭。
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用于将采集的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中进行云端存储。
所述云端服务器接入互联网,用户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云端服务器获取存储数据。
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台或电脑。
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打印模块,用于将存储数据打印出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激光测距的方式将各种电梯内的测量数据进行测量后进行存储或发送到云端进行存储,简单可靠,测量快速且不需要依赖于手动记录;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可靠,实现方便;安装方便,可以通过吸附机构吸附在轿厢或电梯井内的测量点中。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电梯顶部空间数据采集中,检测人员常采用卷尺进行检测测量,这种方式需要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记录,浪费人力;测量的空间的数据主要用于轿厢的一些间距数据,这些数据主要用于评价长时间运行后的轿厢的状态,从而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是否安全等。为了实现数据的准确获取可靠的获取,本申请采用激光测距的原理进行快速准确测量距离并存储上传后,这些数据用于特检机构等对电梯进行检测评价。具体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未经宣城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00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人防门部件焊接的定位工装
- 下一篇:一种穿插式金属声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