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98589.0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戴冬冬;刘业鹏;李灿;王金龙;刘多加;钱梅林;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7/00 | 分类号: | B60J7/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景 天幕 汽车 横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包括:中顶横梁上板,中顶横梁上板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凹槽,中顶横梁下板,包括下板主体和连接板,连接板设于下板主体前后两侧,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加强管,加强管上设有第三减重孔;中顶横梁上板与中顶横梁下板焊接连接,第一凹槽嵌设在第二凹槽内,中顶横梁上板与中顶横梁下板之间组合形成腔体,加强管设于腔体内,加强管远离减重孔的平面与中顶横梁下板的下表面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通过在中顶横梁上板和中顶横梁下板之中增设了一个加强管,有效的增加了中顶横梁的刚度,提高了侧围和顶盖的连接强度,保证对玻璃顶盖的支撑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汽车顶盖可分为钣金顶盖和天幕玻璃顶盖两种类型,其中带有钣金顶盖的车型采光性不好,驾乘人员头部包络小,人机性能差。钣金顶盖面积大而平坦,厚度普遍较薄,刚度、模态、抗凹性能普遍较差,部分区域容易凹陷,尺寸精度也难以控制。而带有天幕玻璃顶盖的车型车内加强梁少,侧围和顶盖之间连接不强,不利于顶盖刚度和模态控制,在汽车发生事故时,无法有效的保障车内人员的人生安全。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可有效解决以上一种或多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中顶横梁上板和中顶横梁下板之中增设了加强管,有效的增加了中顶横梁的刚度,提高了侧围和顶盖的连接强度,保证对玻璃顶盖的支撑需求,也提高车身强度,提升车身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包括:
中顶横梁上板,所述中顶横梁上板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凹槽,
中顶横梁下板,包括下板主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下板主体前后两侧,所述下板主体呈U型,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凹槽,
加强管,所述加强管顶部和底部均为平面,所述加强管上设有第三减重孔;
其中,所述中顶横梁上板与中顶横梁下板焊接连接,且所述第一凹槽嵌设在第二凹槽内,所述中顶横梁上板与中顶横梁下板之间组合形成腔体,所述加强管设于腔体内,且所述加强管远离减重孔的平面与中顶横梁下板的下表面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全景天幕汽车的中顶横梁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中顶横梁上板和中顶横梁下板之中增设了加强管,有效的增加了中顶横梁的刚度,提高了侧围和顶盖的连接强度,保证对玻璃顶盖的支撑需求,也提高车身强度,提升车身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上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漏液孔。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上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上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四减重孔。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下板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卡块。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下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下板上设有第二漏液孔。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下板上设有第二减重孔。
优选的,所述中顶横梁下板上设有顶棚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8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用投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背门外板开门提示标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