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水冷排气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97460.8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1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章友;卢志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3/04;F01N13/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冼俊鹏;莫成龙 |
| 地址: | 537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水冷 排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水冷排气管,涉及排气管,解决了分体式安装存在的占用空间大、一体式铸造存在的废品率高的技术问题。它包括排气管本体和热交换器;所述排气管本体的外围设有将其包裹的水套,所述水套的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上对接口,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下对接口,所述上对接口与下对接口贴合相连;所述排气管本体的一侧通过锁紧结构与热交换器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气管本体的另一侧通过定位结构与热交换器的另一侧连接。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占用空间少,结合了分体式和一体式水冷排气管的优点,达到了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降低水冷排气管重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管,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组装式水冷排气管。
背景技术
船用发动机的排气管通常采用水冷排气管,采用外部循环冷却水来冷却发动机。目前的水冷排气管大多为分体式结构。即排气管本体与热交换器分开布置,两者间通过各种管路连接在一起。这样的布置虽然灵活,但占用空间较大,且不利于发动机的紧凑性,不美观。针对分体式水冷排气管存在的问题,本领域有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体式的水冷排气管。即排气管本体与热交换器一体铸造成型。但在实际铸造过程中发现,因其内部结构复杂,会导致废品率较高;且其难以进行减重设计,造成水冷排气管的整体重量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式水冷排气管,解决了分体式安装存在的占用空间大、一体式铸造存在的废品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水冷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本体和热交换器;所述排气管本体的外围设有将其包裹的水套,所述水套的下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上对接口,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方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下对接口,所述上对接口与下对接口贴合相连;所述排气管本体的一侧通过锁紧结构与热交换器的一侧连接,所述排气管本体的另一侧通过定位结构与热交换器的另一侧连接。
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对接口凸出于水套的底面,且所述上对接口的底部开设有一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与热交换器为一体式结构的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排气管本体的下方设有多个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中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插接有第一锁紧螺栓,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旋接在螺纹孔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板的上端面与下对接口的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板与热交换器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的L型连接板、与热交换器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安装凸台以及与排气管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安装凸台;所述L型连接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一安装凸台和第二安装凸台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套的上方设有开设有一泄压口,所述泄压口中安装有位于水套上方的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上设有与水套相连通的泄压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套的上方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三安装凸台;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的第四安装凸台。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排气管本体和热交换器上的对接口以及锁紧结构和定位结构,实现排气管本体与热交换器的组装对接,无需布置外置管路,能有效的减少水冷排气管组装后所占用的空间,提高了发动机装配的紧凑性。且分体式的排气管本体和热交换器可分开铸造,避免了因内部结构复杂导致铸造废品率高的问题,且能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材料对排气管本体以及热交换器进行铸造,利于水冷排气管的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排气管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排气管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冷排气管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74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