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件自动清洗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6062.4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喻丹;王洪波;冯小佩;李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以利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4 | 分类号: | B08B3/04;B08B3/08;B08B3/12;B08B13/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自动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铸件自动清洗线,该压铸件自动清洗线包括轨道架、安装于该轨道架下端的接漏液槽以及依次设置于该接漏液槽上的上料工作台、超声波清洗槽、第一清水漂洗槽、钝化槽、第二清水漂洗槽和吹水工作台、安装于该轨道架上端并可在轨道架上移动的吊具行车、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吊具行车下端的吊具以及安装于轨道架旁侧并与轨道架平行的吊具回流线,所述超声波清洗槽外围设置有第一药液过虑循环装置,该第一清水漂洗槽外围设置有第一过虑循环装置,该钝化槽外围设置有第二药液过虑循环装置,所述吊具回流线两端分别置于上料工作台和吹水工作台旁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件自动清洗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铸件清洗线一般都是采用单行车进行清洗作业,其效率一般,且药液利用和回收比较麻烦,并且在清洗作业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漏液的现象,还有就是吊具需要人工进行周转运输,其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铸件自动清洗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压铸件自动清洗线包括轨道架、安装于该轨道架下端的接漏液槽以及依次设置于该接漏液槽上的上料工作台、超声波清洗槽、第一清水漂洗槽、钝化槽、第二清水漂洗槽和吹水工作台、安装于该轨道架上端并可在轨道架上移动的吊具行车、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该吊具行车下端的吊具以及安装于轨道架旁侧并与轨道架平行的吊具回流线,所述超声波清洗槽外围设置有第一药液过虑循环装置,该第一清水漂洗槽外围设置有第一过虑循环装置,该钝化槽外围设置有第二药液过虑循环装置,所述吊具回流线两端分别置于上料工作台和吹水工作台旁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具行车包括有车架、若干安装于该车架外侧的行车轮组、用于驱动该行车轮组转动的电机组件、安装用于该车架内的升降装置、安装于该升降装置下端并由该升降装置驱动以实现的挂钩组,所述吊具上端与挂钩组连接;所述吊具行车通过行车轮组安装于轨道架的轨道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具包括有具有复数漏孔的漏篮以及安装于该漏篮上的吊架,该吊架挂设于所述挂钩组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清水漂洗槽与吹水工作台之间还设置有下料输送装置,该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轨道架垂直,且该下料输送装置与吊具回流线对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一机架、设置于该第一机架上端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以及多根设置于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第一转棍,该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第一转棍之间形成有承载并输送吊具的第一输送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具回流线包括有与第一机架垂直对接的第二机架、设置于该第二机架上端两侧的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以及多根设置于该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的第二转棍,该第三挡板、第四挡板与第二转棍之间形成有承载并输送吊具的第二输送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工作台上端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以及设置于该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后端的第三限位片,该第一限位片和第二限位片及第三限位片之间形成有限位吊具的限位空间,且该第一限位片的端部向外翻卷以形成第一导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以利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以利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6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油盘
- 下一篇:一种口鼻气雾剂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