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水抗开裂阻燃陶瓷化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5366.9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0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谭广峰;杨敏娜;张惠芳;何鹏;马文庆;李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H01B7/295;H01B7/28;H01B7/288;H01B7/282;H01B7/42;H01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安少妮;李征宇 |
地址: | 7536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开裂 阻燃 陶瓷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水抗开裂阻燃陶瓷化电缆,包括四个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四个所述电线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陶瓷化硅橡胶层和陶瓷化硅橡胶层外部设置的钢网圈,且钢网圈包裹在陶瓷化硅橡胶层的外部,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层,中开设有倾斜向内的通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位于外包层和导体保护膜之间的保护层,陶瓷化硅橡胶层具有极佳的防火、阻燃、低烟、无毒等特性,燃烧后残余物为坚硬的陶瓷化壳体,硬壳包覆在钢网圈上,在火灾环境中不熔且不滴落,可保证火灾情况下电力传输的通畅,解决了现有电缆遇到火灾后,如果没有阻燃措施,会发生电缆短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水抗开裂阻燃陶瓷化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裸露在环境中,由于大多数电缆安装好后,需要长期固定在某个地方使用,甚至长达若干年,因此电缆的防水性能、抗开裂性能和阻燃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电缆防水性能差,会导致电缆渗水,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甚至会引发火灾、漏电等安全事故。
目前市面上普通电缆抗开裂性能差,尤其是室外电缆,由于长期受到风化、日晒、雨淋、高温、低温等复杂环境的影响,使用两年左右后便会出现开裂痕迹,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电缆遇到火灾后,如果没有阻燃措施,会发生电缆短路,很容易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水抗开裂阻燃陶瓷化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电缆长期受到风化、日晒、雨淋、高温、低温等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电缆开裂,以及电缆遇到火灾后,如果没有阻燃措施,会发生电缆短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动叠加式减压阀包括以下结构:一种耐水抗开裂阻燃陶瓷化电缆,包括四个缠绕在一起的电线,四个所述电线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陶瓷化硅橡胶层和陶瓷化硅橡胶层外部设置的钢网圈,且钢网圈包裹在陶瓷化硅橡胶层的外部,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层中开设有倾斜向内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电线与陶瓷化硅橡胶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中填充膨胀型阻水填充胶。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与陶瓷化硅橡胶层之间设置有导体保护膜,所述导体保护膜包裹在四个电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纤维绳,所述纤维绳设置在四个电线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钢网圈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钢网圈分别在陶瓷化硅橡胶层上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钢网圈的外部设置有外包层,所述外包层包裹在钢网圈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电线包括绝缘层和电芯,所述绝缘层包裹设置在电芯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位于外包层和导体保护膜之间的保护层,陶瓷化硅橡胶层具有极佳的防火、阻燃、低烟、无毒等特性,燃烧后残余物为坚硬的陶瓷化壳体,硬壳包覆在钢网圈上,在火灾环境中不熔且不滴落,可保证火灾情况下电力传输的通畅,解决了现有电缆遇到火灾后,如果没有阻燃措施,会发生电缆短路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位于导体保护膜与电线之间的填充层,填充层中的膨胀型阻水填充胶是一种主动吸水型阻水胶,含有超级吸水物质,在电缆上产生裂纹时能迅速吸水膨胀,形成凝聚,堵塞缝隙,解决了现有电缆长期受到风化、日晒、雨淋、高温、低温等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导致电缆开裂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位于陶瓷化硅橡胶层向外倾斜设置的通孔,通孔的一端位于陶瓷化硅橡胶层的外部,另一端位于陶瓷化硅橡胶层的内部,在陶瓷化硅橡胶层燃烧后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快速排出,另外,通孔的一端不会通入填充层中,导致外部的水汽通过通孔进入填充层中,避免热量在电缆内部大量聚集,影响电缆的传输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中盛电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5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