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保护抽样检测用工业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95156.X | 申请日: | 202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8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寰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G01N33/18;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保护 抽样 检测 用工 废水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保护抽样检测用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外壳内部等间距设有吸附腔、搅拌腔和中和反应腔,且吸附腔内部顶端设有吸附机构,且中和反应腔内部顶端设有中和机构,所述外壳另一侧底部设有排水管道,且排水管道表面底端设有抽样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更换功能,当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内部的吸附机构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没有吸附作用时,人员通过将吸附机构从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内部取出,接着将无法对重金属进行吸附的吸附网进行更换,将更换后的吸附机构放入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对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因此延长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保护抽样检测用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包括生产废水、生产污水及冷却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由于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多种重金属物质,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危害,因此要开发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并根据废水中重金属成分和浓度,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进行处置后,才可排放,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到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内部的吸附网无法再对废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时,由于工业废水处理设备是一个整体,因此人员无法对吸附网进行更换,从而导致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内部的吸附网降低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力。
2、现有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在完成对废水进行搅拌后,器废水中还残留少量的重金属,而少量的重金属会与水发生反应,使得废水成一定的碱性,若不对废水进行抽样检测,直接将碱性的废水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去,则会导致外部的环境受到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保护抽样检测用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保护抽样检测用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一侧设有控制箱,所述外壳内部等间距设有吸附腔、搅拌腔和中和反应腔,且吸附腔内部顶端设有吸附机构,且中和反应腔内部顶端设有中和机构,所述外壳另一侧底部设有排水管道,且排水管道表面底端设有抽样口;
所述外壳位于吸附腔和中和反应腔的顶部设有安装口,且两组安装口顶部通过铰链结构安装有箱盖;
所述中和机构包括安装板、中和反应棒、安装架和安装挡板,所述安装板顶部中央位置设有安装架,且安装架内部两侧等间距设有五组安装挡板,且安装挡板表面设有中和反应棒,且中和反应棒材料为硅藻土。
优选的,所述外壳一侧顶端设有进水口,且外壳顶部中央位置处设有电机,且电机输出端通过转动安装有轴承杆,且轴承杆位于搅拌腔内部,且轴承杆表面一周设有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架和吸附网,且固定板底部设有两组固定架,且固定板和固定架之间设有吸附网,且吸附网材料为沸石。
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位于电机前方设有配料口,且外壳反面底端设有三组排污口,且三组排污口分别与吸附腔、搅拌腔和中和反应腔相互连通,且排污口和排水管道表面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电机一侧设有抽水泵,且抽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搅拌腔连通,且抽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中和反应腔连通,且中和反应腔位于排水管道一侧底端设有金属离子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吸附腔和搅拌腔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通,且导管呈倒U型。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位于抽样口内侧,且抽样口底端转动安装有抽样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寰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宇寰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51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