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承载能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3540.6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2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金炜;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能力 预应力 型钢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能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包括工字型钢(4)、预应力钢绞线(5)、优化梁(1)以及对称设置在优化梁(1)两端的非优化梁(2),所述的优化梁(1)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非优化梁(2)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的工字型钢(4)和预应力钢绞线(5)贯穿非优化梁(2)和两段优化梁(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强、抗挠强度大、刚度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承载能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大跨度屋面或楼面的结构设计时,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采用预应力梁,可解决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如挠度、裂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问题,但无法提高结构承载力;二是采用矩形截面型钢混凝土梁,可解决由于建筑使用功能限制梁高等情况下的结构承载力不足问题,但对于挠度裂缝的控制作用并不显著。且不管是预应力梁或型钢混凝土梁,大多为矩形截面,部分区域混凝土对结构受力来说并无多大作用,且自重较大,降低了梁的结构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抗挠强度大,承载能力强,抗挠强度大,刚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承载能力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包括工字型钢、预应力钢绞线、优化梁以及对称设置在优化梁两端的非优化梁,所述的优化梁截面为工字形,所述的非优化梁的截面为矩形,所述的工字型钢和预应力钢绞线贯穿两段非优化梁和优化梁。
进一步地,还包括构造架钢筋群,所述的构造架钢筋群包括梁通长纵筋、梁通长腰筋、优化梁腰筋、优化梁箍筋、优化梁架立筋、非优化梁腰筋和非优化梁箍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梁通长纵筋的数量为多条,多条梁通长纵筋沿梁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靠近混凝土梁的水平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梁通长腰筋沿梁长度方向设置,且靠近混凝土梁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优化梁架立筋沿梁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优化梁架立筋位于非优化梁的头部内,且靠近工字型钢的腹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优化梁架立筋和梁通长腰筋之间连接有优化梁拉筋,所述的优化梁拉筋沿垂直于梁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优化梁腰筋沿梁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非优化梁的腰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优化梁箍筋位于优化梁内,且箍住梁通长纵筋和梁通长腰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非优化梁腰筋位于非优化梁内,且端部锚入优化梁内,所述的非优化梁腰筋沿梁长度方向设置,且靠近非优化梁的侧面,所述的非优化梁箍筋位于非优化梁内,且箍住梁通长纵筋和非优化梁腰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字型钢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栓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梁包括工字型钢、预应力钢绞线、优化梁以及对称设置在优化梁两端的非优化梁,优化梁截面为工字形,非优化梁的截面为矩形,工字型钢和预应力钢绞线贯穿非优化梁和两段优化梁,同时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和工字型钢,综合了两种材料的优点,混凝土梁兼具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结构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混凝土梁的刚度与强度,承载能力强,抗挠强度大,刚度大,同时,混凝土梁中部的优化梁所受剪力减小,优化梁截面为工字型,有效地减轻了自重,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同时降低了构件尺寸;
(2)本实用新型构造架钢筋群的设置提高了优化梁、非优化梁以及优化梁和非优化梁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工字型钢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上设有栓钉,提高工字型钢与混凝土梁之间的抗剪能力,提高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3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