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尿管防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86981.3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1546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管防漏装置,其结构包括集尿袋、悬挂扣、排尿管、尿袋盖、连接管,悬挂扣安装在集尿袋的背面,排尿管顶端固定在集尿袋底面中部,尿袋盖底部与集尿袋内顶部活动卡合,连接管设置在尿袋盖靠左右两端的顶部,连接管包括管体、推杆、夹持板,管体嵌套在尿袋盖靠左右两端的内顶部,推杆右端与管体右侧内壁相连接,通过在连接管内部设有夹持板,通过夹持板表面的夹持块对尿管末端夹持限位,减少尿管末端从连接管往集尿袋内部插入,尿管插入的深度较低时,而患者的位置移动,尿管随着患者移动出现尿管末端脱离集尿袋的现象,减少出现尿管内部的尿液往周围飞溅,减少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尿管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对患有身体行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尿管对患者的尿液引流,接着将尿管末端往集尿袋中插入,将尿液收集在集尿袋内部统一收集处理,由于尿管末端从连接管往集尿袋内部插入,尿管插入的深度较低时,而患者的位置移动,尿管随着患者移动出现尿管末端脱离集尿袋的现象,出现尿管内部的尿液往周围飞溅,造成周围的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由于尿管末端从连接管往集尿袋内部插入,尿管插入的深度较低时,而患者的位置移动,尿管随着患者移动出现尿管末端脱离集尿袋的现象,出现尿管内部的尿液往周围飞溅,造成周围的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管防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尿管防漏装置,其结构包括集尿袋、悬挂扣、排尿管、尿袋盖、连接管,所述悬挂扣安装在集尿袋的背面,所述排尿管顶端固定在集尿袋底面中部,所述尿袋盖底部与集尿袋内顶部活动卡合,所述连接管设置在尿袋盖靠左右两端的顶部。
所述连接管包括管体、推杆、夹持板,所述管体嵌套在尿袋盖靠左右两端的内顶部,所述推杆右端与管体右侧内壁相连接,所述夹持板右侧面固定在推杆左端表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包括支板、侧槽、磁块、夹持块、衔接轴、伸缩杆,所述支板右侧面与推杆左端相固定,所述侧槽设在支板左侧表面,所述磁块嵌固在侧槽靠顶部的内壁,所述夹持块右底端通过衔接轴与侧槽左侧底部铰链连接,所述伸缩杆两端安装在夹持块右侧面及侧槽内壁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分别与两个相同的推杆相连接,能增大推杆对夹持板的支撑力,有利于通过夹持板对尿管末端夹持限位。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上表面为弧面状,有利于部分尿液沿着弧面流动掉落,减少尿液大量残留在夹持块上表面,所述支板左侧均设有三个相同的夹持块,能增大夹持块与尿管末端的接触面积,充分对尿管夹持限位,减少出现尿管脱离连接管的现象。
更进一步的,所述侧槽的形状与夹持块相同,均为四分之一圆状,且侧槽的半径比夹持块大,有利于夹持块自由在侧槽内部摆动,有利于尿管正常取放。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为金属材质,能与磁块通过磁力活动配合产生吸力,有利于对夹持块限位。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管内部设有夹持板,通过夹持板表面的夹持块对尿管末端夹持限位,减少尿管末端从连接管往集尿袋内部插入,尿管插入的深度较低时,而患者的位置移动,尿管随着患者移动出现尿管末端脱离集尿袋的现象,减少出现尿管内部的尿液往周围飞溅,减少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尿管防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管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夹持板正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海涛,未经于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86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