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76806.6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郭建华;王刚;蒋海娇;孙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16100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微生物 培养皿 | ||
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皿,该新型微生物培养皿由培养皿和辅助操作夹组成,其特征是具有培养皿盖和底、上夹板、下夹板、夹板支座、支撑轴和闭合弹簧等结构,其中上夹板固定在培养皿盖上表面,下夹板固定在培养皿底的底面上。上下夹板通过支座与支撑轴连接在一起,并由闭合弹簧使上下夹板加紧,保证培养皿盖和底严密闭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皿,属于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室领域进行培养微生物细胞时,经常应用到玻璃或塑料材质的培养皿对微生物进行固态培养。通用的培养皿由一个圆形底和一个圆形盖组成。这种培养皿在进行试验操作时有诸多不便,如在进行倒平板时,刚灭菌之后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容易使操作者手指烫伤;在进行接菌时,用一只手将培养皿打开容易使操作出现偏差,造成染菌或接菌效果不好,对微生物培养试验造成一定的人为差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容易制造的新型微生物培养皿。该新型微生物培养皿由在通用培养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辅助操作的夹子,夹子的上下夹板分别固定在培养皿盖和底的外表面上,由弹簧控制夹子闭合状态,保证培养皿的盖和底接触严密。操作时,手持夹子的操作端,通过手压操作端使培养皿的盖和底开启,然后倒培养基或接菌,这样避免了操作时手直接接触培养皿,同时能够精确控制培养皿的开合程度,使接菌操作避免差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皿,该新型微生物培养皿由培养皿和辅助操作夹组成,其特征是具有培养皿盖和底、上夹板、下夹板、夹板支座、支撑轴和闭合弹簧等结构。其中上夹板固定在培养皿盖上表面,下夹板固定在培养皿底的底面上。上下夹板通过支座与支撑轴连接在一起,并由闭合弹簧使上下夹板加紧,保证培养皿盖和底严密闭合。在进行倒培养基或接菌操作时,通过手指压下操作夹的操作端,使操作夹的另一端带着培养皿的盖和底开启,开启程度可由操作端压下的程度控制。由于操作时手指不接触培养皿,避免了培养基温度过高引起烫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培养基染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避免操作时烫伤,并可减少接菌时培养基染菌机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夹板的结构图。
图中,1:上夹板;2:闭合弹簧;3:上夹板支座;4:支撑轴;5:培养皿盖;6:下夹板;7:下夹板支座;8:培养皿底。
其结构特点:培养皿盖5的外表面连接固定上夹板1,培养皿底8的底面上连接固定下夹板6。上夹板1和下夹板6通过上夹板支座3和下夹板支座7相连接,并通过支撑轴4连接在一起。支撑轴4上套有闭合弹簧2。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皿由上夹板1、闭合弹簧2、上夹板支座3、支撑轴4、培养皿盖5、下夹板6、下夹板支座7和培养皿底8组成。上夹板1、闭合弹簧2、上夹板支座3、支撑轴4、下夹板6和下夹板支座7组成辅助操作夹。上夹板1的一端固定在培养皿盖5上表面上,下夹板6固定于培养皿底8的底面上。下夹板6固定在培养皿底8底面上的一端形状为圆环状。上夹板1和下夹板6通过上夹板支座3和下夹板支座7相连,并通过支撑轴4连接在一起。支撑轴4上套有闭合弹簧2,闭合弹簧2一端的扭臂支撑在上夹板1上,另一端的扭臂支撑在下夹板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76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化肥加工用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手表终端用SIM卡座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