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坯体浮雕效果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68163.0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1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芳;肖群;万彧婷;王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8B11/10 | 分类号: | B28B11/10;B28B11/00;B28B17/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丰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吴称生 |
| 地址: | 33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浮雕 效果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坯体浮雕效果加工装置,包括工作箱和升降机构,所述工作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工作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往复式杠,所述往复式杠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上均固定套接有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和工作台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陶瓷本体向上移动,通过和压筒的配合可以对陶瓷本体进行浮雕;通过电机、往复式杠和平板的配合设置,可以通过L型支撑杆带动压筒左右移动,从而对不同的陶瓷本体雕刻出不同的纹理,增加陶瓷本体浮雕的灵动性,进而提高了陶瓷本体浮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浮雕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坯体浮雕效果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
在陶瓷砖生产中,陶瓷砖表面若要做凹凸不平的肌理只能靠模具来压制成型,现有的陶瓷浮雕加工装置中模具都是固定不动的,每一块陶瓷的纹理一样,导致陶瓷呆板生硬,进而降低了浮雕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陶瓷坯体浮雕效果加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陶瓷砖生产中,陶瓷砖表面若要做凹凸不平的肌理只能靠模具来压制成型,现有的陶瓷浮雕加工装置中模具都是固定不动的,每一块陶瓷的纹理一样,导致陶瓷呆板生硬,进而降低了浮雕的效果”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陶瓷坯体浮雕效果加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坯体浮雕效果加工装置,包括工作箱和升降机构,所述工作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工作箱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往复式杠,所述往复式杠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上均固定套接有主动轮,每个所述主动轮均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每个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处均水平固定穿插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相对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压筒,所述压筒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刮刀,所述往复式杠上啮合连接有往复式杠套,所述往复式杠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下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支撑杆,所述压筒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L型支撑杆背离平板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箱的内壁上,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陶瓷本体。
优选的,所述往复式杠套背离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工作箱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电机上固定套接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左侧固定连接在工作箱的右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转动连接在工作箱的内壁上,两个所述转动杆相背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工作箱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电动伸缩杆和工作台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陶瓷本体向上移动,通过和压筒的配合可以对陶瓷本体进行浮雕;通过电机、往复式杠和平板的配合设置,可以通过L型支撑杆带动压筒左右移动,从而对不同的陶瓷本体雕刻出不同的纹理,增加陶瓷本体浮雕的灵动性,进而提高了陶瓷本体浮雕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8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