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收发模块与FPC的柔性锡焊载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67771.X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卢昂;王瑾;石丹国;刘婷;李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族半导体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9 | 代理人: | 何凯威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发 模块 fpc 柔性 锡焊载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收发模块与FPC的柔性锡焊载具,包括载具主体,所述载具主体上端中部开有若干个限位孔和若干个限位槽,所述载具主体下端开有若干个顶针安装孔,若干个所述顶针安装孔内均固定安装有顶针壳体,所述顶针壳体内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动螺丝,所述制动螺丝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限位孔内均放置有光收发模块,所述光收发模块上部均套接有FPC板,所述载具主体上端设置有覆压平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光收发模块与FPC的柔性锡焊载具,解决光收发模块与FPC焊接过程中因为尺寸公差导致的贴合不良,以及焊点高度不一导致的焊接不良的问题,满足批量加工时的焊接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和激光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收发模块与 FPC的柔性锡焊载具。
背景技术
在将光收发模块与FPC的焊合时,通常将光收发模块固定,通过向下定位的方式将FPC与模块端面贴合,之后进行锡膏涂覆,对锡膏加热融化,达到焊接的效果。
其中FPC为厚度0.1mm的软质薄片,光收发模块长度尺寸公差为±0.5mm,要求FPC必须与光收发模块端面完全贴合。以往物料以底面、台阶面做高度定位,对零件的尺寸偏差吸收能力差,在批量生产时容易因为贴合效果不一致,以及焊点高度不统一出现虚焊以及空焊,导致大量不良以及返修,浪费人力物料,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光收发模块与FPC的柔性锡焊载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收发模块与FPC的柔性锡焊载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收发模块与FPC的柔性锡焊载具,包括载具主体,所述载具主体上端中部开有若干个限位孔和若干个限位槽,且限位孔和限位槽相互连通,所述载具主体下端开有若干个顶针安装孔,且顶针安装孔和限位孔内部相通,若干个所述顶针安装孔内均固定安装有顶针壳体,所述顶针壳体内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制动螺丝,所述制动螺丝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连接有顶针,且顶针的上部延伸至顶针壳体上方,所述限位孔内均放置有光收发模块,所述光收发模块上部均套接有FPC板,所述载具主体上端设置有覆压平面,所述覆压平面上端四角均设置有压紧螺丝,所述覆压平面通过压紧螺丝固定安装在载具主体上端。
优选的,所述光收发模块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光收发模块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锡焊穿插杆,所述FPC板上端开有若干个锡焊穿插孔,若干个所述锡焊穿插杆分别套接在若干个所述锡焊穿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光收发模块位于限位孔内且连接柱的下端与顶针上端接触,所述FPC板位于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覆压平面上端开有若干个焊接槽,若干个所述焊接槽内均开有两个上下穿通的焊接口。
优选的,所述焊接口的位置与限位孔的位置相对应,且焊接口位于锡焊穿插杆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覆压平面的下端面与载具主体的上端面紧贴在一起,所述 FPC板的上端面与载具主体的上端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载具主体上设置限位孔和限位槽,将光收发模块和FPC板分别放置在限位孔和限位槽内,在通过覆压平面与载具主体对光收发模块和FPC板进行固定限位,提高光收发模块和FPC板的贴合度,并且所有产品焊接高度统一,解决光收发模块与FPC焊接过程中因为尺寸公差导致的贴合不良,以及焊点高度不一导致的焊接不良的问题,满足批量加工时的焊接质量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限位孔下方安装若干个顶针,使得光收发模块的下端与顶针接触,并且配合覆压平面上开设的焊接口,暴露出光收发模块和FPC板的焊接位,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族半导体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族半导体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7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