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模型内饰部件用板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67583.7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2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景徐荣;张雪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3/30;B32B7/08;A63H2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飞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模型 部件 板材 | ||
一种飞机模型内饰部件用板材,属于碳纤维板材技术领域,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夹芯层,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固定设置夹芯层,上面板与下面板内侧面固定开设孔洞,孔洞内固定内嵌有内嵌球,内嵌球露出孔洞的部分固定连接连杆,连杆另一端嵌入到夹芯层内且固定连接碳纤维球,碳纤维球球面上固定连接碳纤维杆,碳纤维杆两端均连接碳纤维球,碳纤维球与碳纤维杆呈立体的三棱锥形状组合连接布满夹芯层。通过在上下面板内侧面的孔洞内设置内嵌球,内嵌球通过连杆嵌入到夹芯层内并与碳纤维球固定连接,使得板材各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牢固;碳纤维球与碳纤维杆以三棱锥形状连接组合,可以在碳纤维的特性下借助三棱锥的稳固性来抵抗并分散弯曲应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板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飞机模型内饰部件用板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民用飞机的航次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对飞机的数量以及质量要求也在一直增加与提升中;很多的民航公司,一般都会利用模型来展现飞机的性能或安全性,而且这些模型飞机在制作时,从外壳到内部饰件都会逼真的按照一定比例仿制出来,因此对材料的各种性能要求很高。
现有的航天航空飞机模型中的外壳以及内饰部件大都采用合金材料或普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些材料表面有针孔眼,美观度差,需另行抛光或涂漆处理,并且面贴的装饰膜由于不是一体成型,受潮受热易脱落,易翘起,在不良环境下易发生微吸附;且用于加固补强的碳纤维复合板材由于粘接不稳定,与基层的连接也不紧密,会影响生产制成的内饰部件的使用寿命或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由于飞机内饰部件大多为异性件,因此对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强度等具有较高要求,然而现有的使用材料一般都是普通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不良环境下容易脱落或翘起,加之用于加固板材的碳纤维复合板材由于粘接不牢固会影响制成的饰件的质量与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模型内饰部件用板材,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夹芯层,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固定设置夹芯层,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内侧面固定开设孔洞,所述孔洞内固定内嵌有内嵌球,所述内嵌球露出孔洞的部分固定连接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嵌入到夹芯层内且固定连接碳纤维球,所述碳纤维球球面上固定连接碳纤维杆,所述碳纤维杆两端均连接碳纤维球,所述碳纤维球与碳纤维杆呈立体的三棱锥形状组合连接布满夹芯层。工作原理是:首先,上面板、下面板与夹芯层组成板材的主体结构,上面板与下面板内侧面的孔洞与内嵌球固定嵌套连接,内嵌球又通过一连杆嵌入到夹芯层内并与碳纤维球固定连接,使得夹芯层与面板之间构成一个整体的连接结构,使得板材各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其次,当板材受到弯曲时,夹芯层内的碳纤维球与碳纤维杆连接构成的三棱锥形状的组合结构,可以在碳纤维的特性下借助三棱锥的稳固性来抵抗分散弯曲应力,进而加强板材的抗弯性能与强度,最终达到提高制成的内饰件质量的目标。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孔洞呈弧面状,孔洞洞口处与上面板、下面板内侧面平齐,所述内嵌球紧贴孔洞内部。通过设置圆弧状的孔洞与球形的内嵌球,第一可以增加板材各层连接的整体性与紧密性,第二可以在板材弯曲时,利用圆弧的特性分散受到的挤压力。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夹芯层上下侧与上面板、下面板连接处固定设置一具有柔软性的隔层,所述连杆竖直贯穿隔层。通过设置柔软的隔层,当板材弯曲时,隔层可以避免夹芯层与面板之间之间挤压触碰,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碳纤维球与碳纤维杆连接组合的三棱锥结构之间的空隙处塞满设置碳纤维棉。通过塞满碳纤维棉,既可以将夹芯层整体充实化,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能够减轻板材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模型内饰部件用板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下面板内侧面的孔洞内设置内嵌球,内嵌球通过连杆嵌入到夹芯层内并与碳纤维球固定连接,使得夹芯层与面板之间构成一个整体的连接结构,使得板材各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7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生产加工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含嵌入式微型计算机的温控智能鞋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