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动摩擦片、钳盘式制动器与工程机械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64738.1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1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锋;段传栋;陈礼光;陈继炯;何玉森;莫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65/853 | 分类号: | F16D65/853;F16D65/092;F16D66/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群华 |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摩擦 钳盘式 制动器 工程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摩擦片,为解决现有钳盘式制动器不能很好地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制动摩擦片、钳盘式制动器与工程机械,其中制动摩擦片,用于钳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摩擦片内设置有冷却管道,在制动摩擦片的非摩擦面上设置有与冷却管道两端连通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片中设置有冷却管道,可引入冷却液,加强制动摩擦片制动摩擦的散热,避免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温度过高而影响制动性能以及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摩擦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动摩擦片、钳盘式制动器与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钳盘式制动器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机械钳盘式制动器制动式,制动活塞直接或间接推动摩擦片向制动盘移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摩擦产生制动力。工程机械质量巨大,并且作业时进行频繁地制动,因此制动器进行制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致使钳盘式的摩擦片和制动盘的温度较高。
现有的钳盘式制动器摩擦片只能靠自然散热冷却,由于工程机械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低速工况,制动盘的转速不高,其能形成空气循环冷却的能力不高,因此冷却效果不好。如果对制动盘滴水冷却,容易将水滴入摩擦面,造成制动疲软失效。并且制动器高温,还引起周围其它零部件高温失效,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钳盘式制动器不能很好地散热问题,而提供一种制动摩擦片、钳盘式制动器与工程机械,改善工程机械上钳盘式制动器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制动摩擦片,用于钳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摩擦片内设置有冷却管道,在制动摩擦片的非摩擦面上设置有与冷却管道两端连通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片中设置有冷却管道,可引入冷却液,加强制动摩擦片制动摩擦的散热,避免摩擦片与制动盘温度过高而影响制动性能以及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
上述制动摩擦片还包括衬板和与衬板固定连接的摩擦片主体,所述冷却管道设置在所述摩擦片主体内,即摩擦片铸造时就预埋冷却管道。或者所述冷却管道由预埋在所述摩擦片主体与衬板配合面处的钢管构成。
上述制动摩擦片中,所述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设置在与摩擦面垂直的侧面上。
上述制动摩擦片中,所述摩擦片主体内设置有两支相互绝缘的电阻片,两电阻片长度方向与摩擦面垂直且第一端延伸至摩擦面上,第二端与设置在非摩擦面上的接线端子连接。制动时摩擦片的摩擦面与制动盘接触而使两电阻片导通,由此可通过测量两电阻片之间的电阻而确定摩擦片主体的厚度,进而判断制动摩擦片是否还能正常使用,随着摩擦片主体的模式,电阻片的长度也被磨损缩短,电阻减少,当电阻小于预定值时则意味着摩擦片主体磨损已达极限,需要更换。
上述制动摩擦片中,所述摩擦片主体内设置有与摩擦片主体相互绝缘的U形导电件,其开口端背向摩擦面且与设置在非摩擦面上的接线端子连接。当摩擦片主体的磨损还处于允许范围内时,U形导电件处于导通状态,当摩擦片主体的磨损已达到安全极限时,U形导电件被磨断,由此可产生一个电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制动摩擦片。进一步地,所述U形导电件的弯折部与摩擦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冷却管道与摩擦面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在摩擦片主体磨损导致冷却管道破损漏液之前U形导电件被磨断而产生警报信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钳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前述的制动摩擦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工程机械,其包括钳盘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钳盘式制动器中具有前述的制动摩擦片,所述制动摩擦片上的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与工程机械散热系统冷却介质循环回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工程机械还包括制动摩擦片报警装置,所述制动摩擦片报警装置与制动摩擦片的接线端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4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烟雾吸除用吸引套管
- 下一篇:一种送膜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