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静音后背门开闭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61910.8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4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梁晶;谢来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德世拉索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B60J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前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静音 后背 开闭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轻量化静音后背门开闭控制系统,包括固定球头组合、电机组合、第一固定套筒、第一滑动套筒和第一滑动接头组合,所述固定球头组合的左端连接有防水保护套,所述防水保护套的内腔连接有护套。该轻量化静音后背门开闭控制系统,通过第一固定套筒和第一滑动套筒的材质均为PA6+GF材质的设置,该系统与传统撑杆相比,减少了表面处理的工序,总质量从1300克减轻为1000克,实现了百分之二十三的轻量化目标,降低了该系统的生产成本,而且该系统的静音效果也从最初的46dB降低44dB,实现了静音优化,接头采用的塑料冷铆的铆合方式,实现了工时递减七十秒,且铆合后的拉脱强度从3400N提升到5000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化静音后背门开闭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对汽车整车厂的客户需求调查,国内整车厂对零件设计的主要需求为如下四点:
1.为了降低汽车油耗与排放,对零件轻量化设计需求。
2.为了降低整车装配的工时,对零件装配的便捷性设计需求。
3.为提升驾乘人员乘车舒适度,对零件运行静音性设计需求。
4.与国际品牌、合资品牌相当的技术先进性需求。
传统汽车后背门开闭系统如图1所示,采用的是金属套筒结构,套筒分为第一滑动套筒、第一固定套筒两种,均是采用铆合的方式实现和滑动接头、固定接头的固定和连接,传统汽车后背门开闭系统通过电机①驱动第二螺杆②(其中第二螺杆②通过止退轴套⑫、第二止动轴套⑬、第二轴承⑪和⑤第二固定套筒连接)实现和导向螺母③的相对运动,而③导向螺母通过止退螺钉和第二滑动接头组合⑧、第二滑动套筒⑥固定连接,以此来实现⑧第二滑动接头组合的相对运动,以驱动后背门的开启和闭合。
金属制第二滑动套筒⑥和第二固定套筒⑤均采用20#钢的材质,选取的表面处理是磷酸锌皮膜处理+电泳漆,金属表面电泳漆又易刮花、同时套筒也有盐雾能力要求,所以整体上金属套筒结构的电动尾门撑杆的加工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外观件易出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后背门开闭控制系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静音后背门开闭控制系统,具备实现了整车的轻量化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强度和生产效率,优化了后背门驱动装置的静音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静音后背门开闭控制系统,包括固定球头组合、电机组合、第一固定套筒、第一滑动套筒和第一滑动接头组合,所述固定球头组合的左端连接有防水保护套,所述防水保护套的内腔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的内腔设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左端与接插口连接,所述固定球头组合的右端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套筒,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内腔的左端设有电机组合,所述连接导线的右端与电机组合连接,所述电机组合右端的中部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螺杆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右端的外圈螺纹连接右导向螺母组合,所述第一固定套筒内腔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动套筒,所述第一滑动套筒的内腔与复进弹簧的右端连接,所述复进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导向套的左端连接,所述弹簧导向套的右端位于复进弹簧的内腔内,所述导向螺母组合与弹簧导向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导向螺母组合的右端与第一滑动套筒内腔的右端连接,所述导向螺母组合右端的中部与第一滑动接头组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组合的左端设有电机挡圈,所述电机组合的外圈包裹有电机保护壳,所述电机挡圈位于电机保护壳的内腔内,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贯穿电机保护壳的侧壁并沿伸至电机保护壳的内腔内,且所述第一螺杆与电机保护壳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与电机保护壳内腔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电机保护壳的外表面与第一固定套筒的内壁连接,所述电机保护壳右端的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螺杆与密封件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表面与电机保护壳内腔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左端设有第一止动轴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德世拉索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德世拉索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1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普外临床治疗用的止血夹
- 下一篇:一种可以持续释放负氧离子的聚氨酯记忆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