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插头焊接辅助夹持柔性调节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59660.4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强;徐庆海;刘瑞;王东新;崔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插头 焊接 辅助 夹持 柔性 调节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电子焊接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插头焊接辅助夹持柔性调节工装。该工装采用张度调节器和弓形支座做为整个装置的固定夹具,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工作灵活性与工作环境的广泛性。该工装可以对夹持的电缆插头进行任意角度的柔性调节,并借助于稳定的机械结构设计,在保证插头焊接质量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电子焊接装配技术领域,涉及的是在电缆制造过程中,由于所有的电缆之间都是靠插头进行电气连接的,根据产品制造技术标准,一部分电缆插头的插销或插针与电缆之间的连接需要采用焊接方式,这时就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此项工作,而使用本装置后,操作者可以根据焊接环境,将插头调整到合适的焊接角度,单人便可以高效、优质的完成插头焊接工作。
背景技术
在飞机各项功能调试过程中,所有电气系统之间的电信号传输都是以电缆做为传输介质来完成电信号之间的传递、转换与反馈,因此电缆与电缆之间连接的良好性直接影响着飞机各个电气系统功能的好坏。由于电缆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传输功能,因此它们遍布在飞机的各个部位,这样一来就需要将长度很长且传输信号较多的电缆进行分段、分支加工制造之后,再将其按要求敷设在机上的各个部位,并当所有电缆敷设完毕后,再按照对应的插头标号,依次连接各段电缆的插头,所以电缆插头在制造过程中必须焊接特别牢固,才能保证电信号的正常传输。
目前在电缆制造过程中,常规的插头焊接方法是需要操作者手持电缆插头到需要焊接的电缆接头位置不动,另一个操作者将已经剥好的电缆通过电烙铁一根一根的焊接在对应是的插销或插针上,然后在焊接完毕后,对插头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封装。虽然上述方法能够很好的完成插头的焊接工作,但其中也体现出几点不足之处。一是整个插头的焊接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无疑增加了劳动成本。二是当某个插头上具有数量众多的插销或插针需要进行焊接时,操作者长时间把持会出现手抖现象,这对于直径2mm以下的插销或插针焊接来讲,另一个操作者不仅很难完成焊接工作,而且还会耗费大量时间。三是当操作者需要在机上进行焊接时,当操作空间特别狭小时,只能由单人完成此项焊接工作,无疑增加了操作难度,一旦焊接质量不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设计了该新型电缆插头焊接辅助夹持柔性调节工装,该工装以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难度、保证焊接质量、降低人员数量的角度出发,彻底解决了电缆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缆插头焊接辅助夹持柔性调节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插头焊接辅助夹持柔性调节工装,该电缆插头焊接辅助夹持柔性调节工装主要由张度调节器1、弓形支座2、球形万向接头3、万向连杆4、角度锁紧螺栓5、万向支臂6、锁紧螺钉7、万向球头锁紧夹8、弧形静止夹具9、橡胶垫10、弧形动态夹具11、开度调节螺栓12、锁紧螺母13、柔性关节锁紧装置14、柔性关节15、弹簧夹16、便携式照明指示灯17和球形接头锁紧螺母18组成;
所述的弓形支座2上设置有张度调节器1,张度调节器1与弓形支座2通过螺栓连接,张度调节器1与弓形支座2将电缆插头焊接辅助夹持柔性调节工装夹紧在工作台或飞机上;球形接头锁紧螺母18将球形万向接头3紧固在弓形支座2上;万向连杆4与万向支臂6通过角度锁紧螺栓5连接,角度锁紧螺栓5对万向支臂6进行锁紧;万向支臂6和弧形静止夹具9通过万向球头锁紧夹8连接,万向球头锁紧夹8上设置有锁紧螺钉7;弧形静止夹具9和弧形动态夹具11通过开度调节螺栓12连接,开度调节螺栓12调节弧形静止夹具9与弧形动态夹具11之间的距离;弧形静止夹具9和弧形动态夹具11上均设置有橡胶垫10;
柔性关节锁紧装置14通过锁紧螺母13紧固在弓形支座2上;柔性关节15的一侧与柔性关节锁紧装置14连接,另一侧与弹簧夹16连接;便携式照明指示灯17装夹在弹簧夹16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59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混凝土支承块吊具
- 下一篇:一种气囊辅助的水下滑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