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器消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57062.3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1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锦;麦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0 | 分类号: | H01H50/00;G10K11/1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建科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器 消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器的消音结构,包括触头机构、固定在触头机构底部的外罩以及设置在外罩内并与触头机构联动的电磁机构;所述电磁机构的底部和外罩之间设置有消音垫;且所述消音垫与电磁机构呈间距设置。当进行吸合或释放动作时,缓冲垫能够折射碰撞产生的噪音,阻断噪音直接从外罩底部向外传播,从而实现降低噪音的作用,产品吸合、释放噪音可控制在50dB以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消音结构。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包括联动设置的触头机构和电磁机构,触头机构用于外接线路,且具有动触头和静触头。当电磁机构的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接触器的触头机构动作,使得常闭触点断开或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触点复原,使得常开触点断开或常闭触点闭合。
现有技术中,接触器保持时能够做到无噪音,但吸合、释放时噪音没有控制(样品实测:吸合时噪音为55dB-60dB,释放时噪音为45dB-55dB)。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接触器消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触器消音结构,包括触头机构、固定在触头机构底部的外罩以及设置在外罩内并与触头机构联动的电磁机构;所述电磁机构的底部和外罩之间设置有消音垫;且所述消音垫与电磁机构呈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垫的上表面凸起有凸部,所述凸部抵接在电磁机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为点状的凸苞。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垫的上表面凸起的凸苞呈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凸苞的形状为方柱形、菱柱形、圆柱形或锥台形。
进一步的,所述凸部为条状的凸筋。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垫的上表面凸起的凸筋在横向和纵向上交叉形成栅格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机构的底部和外罩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垫为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机构包括线圈骨架、穿设于线圈骨架内的动铁芯、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的线圈、设置在动铁芯底部与外罩之间的弹簧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线圈的左右两侧的二个辅助轭铁、二个永磁铁和二个静铁芯;二个静铁芯呈C形状并共同配合形成外包覆结构,所述消音垫设置在静铁芯与外罩之间,且所述消音垫上开设有用于让位弹簧穿过的让位孔。
进一步的,电磁机构的周侧与外罩之间也设置有消音垫。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电磁机构的底部和外罩之间设置消音垫,所述消音垫与电磁机构呈间距设置,即消音垫与电磁机构不直接接触;当进行吸合或释放动作时,消音垫能够折射碰撞产生的噪音,阻断噪音直接从外罩底部向外传播,从而实现降低噪音的作用,产品吸合、释放噪音可控制在50dB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接触器消音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外罩结构;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接触器消音结构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外罩结构;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接触器消音结构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接触器消音结构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57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