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快速制作结构粘接标准拉剪试样的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55047.5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任;康文远;黄理;赵海龙;黄诗尧;包祖国;韩维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24;G01N3/08;G01N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造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2 | 代理人: | 汪芬 |
| 地址: | 215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速 制作 结构 标准 试样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制作结构粘接标准拉剪试样的夹具,包括快速夹具、底座、限制杆、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垫片;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两个夹块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留有空隙;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的上表面是水平面用于放置两块待粘接试样;根据待粘接试样的厚度,在某一块夹块的底部增加垫片,调整该夹块的高度,使得待粘接试样的粘接区域相互重合;分别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装有快速夹具,利用快速夹具对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的待粘接试样进行夹紧;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分别设置限制杆,限制杆分别与待粘接试样的粘接的端部相接触,保证试样搭接区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技术力学试验的试样制作夹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快速制作结构粘接标准拉剪试样的夹具,尤其是单搭接拉剪粘接试样的快速制备夹具。
背景技术
结构粘接工艺是轻量化车身上常见的连接工艺。近年来,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得传统全钢车身上的电阻点焊工艺无法满足轻量化多材料车身的要求。因此以高性能结构粘接为代表的新型车身连接工艺开始广泛地用于新车型的车身等结构上。单搭接构型是车身上最为常见的结构粘接接头构型。因此,单搭拉剪接头也是结构粘接的静态和疲劳力学性能评估最常用的试样。ASTM-D1002、ISO 4587等标准均对单搭连接粘接试样的构型、尺寸、测试方法等做出了规定。
实验室在开展ASTM-D1002、ISO 4587拉剪试验时,通常以手工方式制作试样。这种方式制备试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试样常会出现胶层厚度不准/不均、胶层孔洞、搭接宽度不准、上下试片离轴等问题,导致试样合格率较低。这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会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数据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快速制作结构粘接标准拉剪试样的夹具;既可以提高试样制备的合格率,也能提高粘接试样的制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快速制作结构粘接标准拉剪试样的夹具,包括快速夹具、底座、限制杆、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垫片;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两个夹块保持在同一直线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留有空隙;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的上表面是水平面用于放置两块待粘接试样;根据待粘接试样的厚度,在某一块夹块的底部增加垫片,调整该夹块的高度,使得待粘接试样的粘接区域相互重合;分别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装有快速夹具,利用快速夹具对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的待粘接试样进行夹紧;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分别设置限制杆,限制杆分别与待粘接试样的粘接的端部相接触,保证试样搭接区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快速夹具采用肘夹,两个肘夹的基座通过紧固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同一侧的侧壁上;两个肘夹的夹紧头分别朝向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上表面设置,用于对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平面上的待粘接试样进行夹紧。
进一步,在夹块相对的壁面上开设通孔,将限制杆的长杆置于通孔内,并用顶丝的方式对通孔内限制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限制杆包括短杆和长杆,且两者互相垂直呈“L”状,2根限制杆的短杆位于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的空隙处,旋转限制杆的角度,使得低处限制杆的短杆对低位试样粘接端的位置进行限定;高处限制杆的短杆对高位试样粘接端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在第一夹块或第二夹块的上表面上均设有凸起,在凸起上开设通孔,用于安装限制杆。
进一步,底座上开有定位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底部开有连接孔,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分别与底座的定位孔之间连接,实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在底座上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在底座的一侧边沿设有竖直的挡板用于限位。
进一步,所述垫片开设有与底座的定位孔相应的连接孔。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未经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55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监测系统运维移动端
- 下一篇:一种污染源水质自动采样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