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器及过滤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48048.7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4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涂奇奇;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奇奇;上海析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B01D36/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李兴生 |
| 地址: | 2018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器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内腔,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主体还包括结合部和过滤组件,所述结合部设置在靠近所述上开口的一端,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内部。该过滤器可直接使用现有成熟的移液设备,并通过单一移液设备原理实现移液、过滤分离两个功能,实现小型化、低成本化、操作便捷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过滤盒,通过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存放做成多位制,每个过滤器之间又彼此独立,解决了通量的灵活性问题;通过借助移液设备每一个独立控制的成熟技术,解决了批次处理中的特异化单独处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器及过滤盒。
背景技术
分析技术是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药物研发领域、食品安全领域、药物生产质控领域、环境监测领域、医疗辅助诊断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分析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分析实验室一般采取各类前处理手段,从复杂基质中提取纯化待测物,去除干扰杂质。现有主流的前处理手段一般分为过滤法、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蛋白沉淀法(只面向生物基质) 等,各种前处理手段也对应多种过滤器形态。
过滤法主流过滤器形态为三种,针式滤器(中间为滤膜)、滤纸+漏斗、 96孔板式(中间为滤膜)。当下过滤法的成品过滤器中,对于针式滤器式或者漏斗结合滤纸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微量化,即对于微量样品不适用;此外在使用通量上也存在较大的不足,需要一个一个的进行操作,因此如果待处理样品数量较大时,则在效率上有很大的制约。对于96孔板式,主要问题在于通量上的不灵活,如果样品数量小于96,则意味着存在浪费的情况,原因在于为了避免交叉污染的产生一次必须整板使用,不建议先用一半下次再用另一半;同时,一次性在一个平面板上处理96个样品也意味着对所使用的机械压力部件要求非常严苛,必须做到1路气转96通路上绝对的气路均衡;另外,由于个体样品差异,也存在部分孔需要单独加压,而现在由于造价成本过高而无法满足该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过滤器,实现了所使用设备的小型化、低成本化、操作便捷化,并解决了通量的灵活性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器,用于与移液设备出液端头结合以对待过滤液体进行过滤,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内腔,所述主体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的口径不小于所述移液设备出液端头的外径,所述上开口用于允许所述移液设备出液端头插入或拔出所述内腔,所述下开口用于允许过滤液流出所述内腔;
所述主体还包括用于与移液设备出液端头配合连接的结合部和用于过滤液体的过滤组件,所述结合部设置在靠近所述上开口的一端,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内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腔为锥状内腔,所述锥状内腔的宽口端与所述上开口连通,所述锥状内腔的尖口端与所述下开口连通。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为垫圈,所述内腔设有膨大部,所述膨大部设置于所述上开口与所述过滤组件之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为软胶圈,所述软胶圈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内侧壁上;所述软胶圈的尺寸形状与所述移液设备出液端头的尺寸形状相匹配,所述软胶圈与所述移液设备出液端头过盈配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结合部为卡勾,所述卡勾一端转动式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外侧,所述卡勾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移液设备出液端头固定的勾状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卡设于所述内腔,所述过滤组件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内腔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过滤组件与所述内腔内壁紧配固定形成零间隙配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器和滤膜,所述固定器为镂空结构,所述固定器的外侧与所述内腔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滤膜固定于所述固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奇奇;上海析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涂奇奇;上海析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8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拱联合受力自平衡的大跨度拱形钢结构体系
- 下一篇: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