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浮泄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43707.8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7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孟小伟;周鹏;刘博;杨陈相;方鸿波;孙庆洁;金国栋;林建平;徐涛;赵平;谢兴红;刘鸿;蒋强福;鲁汉银;陈歆;李光慧;张细珠;李聪林;景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B01D24/02;G01F23/1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程相桂 |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浮泄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浮泄压系统,包括集水坑、倒U形的排水管、导水管、控制器;所述倒U形的排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进水管、水平管和竖直排水管;所述导水管与竖直进水管连通;所述竖直进水管上设有机械式水压计;所述水平管沿排水方向依次设有静水压力测试元件和电动阀门;所述集水坑的坑壁与室外基土之间设有过滤层,所述导水管的进口端埋设于过滤层内;所述静水压力测试元件和电动阀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尤其适用于黏土、砂土等软土地区,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并实现了建筑物的智能化排水泄压抗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浮泄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浮泄压系统。
背景技术
水浮力的存在使地下室存在向上浮起的不稳定趋势,对上部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抗浮是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室设计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建筑物抗浮设计常采用增加压重、设置抗浮构件或是按照最高地下水位进行排水抗浮,不仅施工复杂,施工工期长,而且造价成本高。若是采用较低水位设防,则容易使建筑底板由于水压作用而产生裂缝,造成地下室漏水,影响结构的安全。而目前常见黏土和砂土地区的地下水排水泄压装置多是人工机械式排水,费时费力且排水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浮泄压系统,通过地下水过滤装置导出地下水,并利用智能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排水,达到建筑物抗浮的作用,同时有效解决了黏土、砂土地区排水堵塞的问题,滤出的地下水可以二次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浮泄压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外的集水坑、倒U形的排水管、导水管、控制器;所述倒U形的排水管包括依次连通的竖直进水管、水平管和竖直排水管;所述导水管与竖直进水管连通;所述竖直进水管上设有机械式水压计;所述水平管沿排水方向依次设有静水压力测试元件和电动阀门;所述集水坑的坑壁与室外基土之间设有过滤层,所述导水管的进口端埋设于过滤层内;所述静水压力测试元件和电动阀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竖直进水管的最底端开设有排污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层设置在室外基土与集水坑基土之间,包括土工布、金属防护层、砂石过滤层、碎石层;所述土工布、金属防护层、砂石过滤层依次设置,所述碎石层设置在集水坑的基土内;所述碎石层内埋设有过滤管网,所述导水管的进水口与过滤管网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阀门的控制模式为自动控制模式或手动控制模式。所述自动控制模式通过控制器读取静水压力测试元件测得的水压力判断基底水压力是否超过基底水头阈值,并控制电动阀门排水泄压。所述手动控制模式通过手动控制电动阀门打开和关闭进行排水泄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土工布、金属防护层、砂石过滤层和碎石层的过滤层,并在碎石层内设置过滤管网,不仅能使地下水有效渗透至集水坑内,且能有对泥沙有效过滤,防止堵塞导水管;通过在竖直进水管的底端开设排污口,根据泥土重力大于水重力的特点,可使渗透至导水管内的泥土从排污口排出,降低进入水平管和竖直排水管的泥沙量,有效防止管道堵塞;通过设置控制器、电动阀门和静水压力测试元件,可实现电动控制阀门自动排水泄压,实现智能排水,减少人工成本,能够自动排水抗浮;通过设置机械式水压计,可根据水压判断地下水液位,对地下水位有效监控。
本实用新型利用过滤层过滤黏土、砂土中地下水的大颗粒物质,使水渗透流过,并由安装在排水管的水压力计检测水压力是否超过预警值。当水压力超过预警值时,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自动启动,开启阀门排水泄压。相比较目前的抗浮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尤其适用于黏土、砂土等软土地区,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实现了建筑物的智能化排水泄压抗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3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固稳定型摩托车刹车片
- 下一篇:一种锻造摇臂模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