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再生橡胶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37710.9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严火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B01F35/00;B01F27/96;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橡胶 脱硫 装置 | ||
再生橡胶脱硫装置,在搅拌装置的搅拌杆(7)端部设置刮板(8),加热装置与温度控制器(16)连接;壳体(1)顶面设置进料口(2)和脱硫剂入口(21),底面设置出料管(3);出料管(3)内壁贯通设置不锈钢管(6);出料管(3)外壁设置冷却腔(11),冷却腔(11)一侧设置进口(12),另一侧设置出口(13);进口(12)与出口(13)通过管道与冷却泵(14)、冷却液箱(15)串联。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板加热,避免出现活性剂在高温下失效的现象,提高脱硫效果;刮板对加热腔内壁进行刮壁动作,避免再生橡胶黏附在壳体内壁;冷却泵通过冷却腔对出料管内再生脱硫橡胶冷却,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再生橡胶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胶粉没有脱硫之前是蓬松的,没有粘合性,只有经过脱过硫的胶粉才有可塑性,才能粘合在一块。再生胶脱硫一般都是利用热能、机械能和化学能破坏橡胶分子网状结构,使硫化后的橡胶恢复可塑性,重新具有加工性能。传统的脱硫装置在脱硫过程中,罐内的温度在200℃以上,但是活性剂在200℃以上的高温下会失效,中途加入的效果不理想。
CN60656765U公开的再生橡胶多级脱硫装置,包括3个以上的分别依次成高度阶梯递降分布的脱硫罐,相邻两个脱硫罐相互连通,其中第一个脱硫罐设有加热装置,第二个以后的脱硫罐均设置有冷却装置。通过第二个脱硫罐的冷却装置使物料迅速降温至200℃以下,然后在第二个脱硫罐内投入活性剂,使活性剂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脱硫橡胶进行反应,物料在第三个脱硫罐中继续降温,并投入分散剂等其他助剂,实现脱硫橡胶的多级反应,从而提高脱硫橡胶的性能。但是其罐体多,步骤多,装置占地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脱硫效果,节约占地面积,脱硫完即可冷却输出的再生橡胶脱硫装置。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再生橡胶脱硫装置,包括壳体,进料口,出料口,设置在壳体内的搅拌装置,以及设置在壳体内壁的加热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杆端部设置刮板,加热装置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温度控制器设置在壳体外壁。壳体顶面设置进料管和脱硫剂入口,底面设置出料管;出料管内壁贯通设置不锈钢管;出料管外壁设置冷却腔,冷却腔一侧设置进口,另一侧设置出口;进口与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泵、冷却液箱串联。
进一步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杆,搅拌轴与设置在壳体端盖上的搅拌电机连接,搅拌轴上固定设置搅拌杆。
进一步的,刮板与加热腔内壁贴合,对加热腔进行刮壁动作,避免再生橡胶黏附在壳体内壁。
进一步的,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电热板;电热板与温度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进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泵的泵出口连接,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液箱的循环进液口连接。冷却泵的泵进口与冷却液箱的循环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不锈钢管贯穿出料管侧壁与冷却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电热板加热,使电热板保持在10-150°C温度范围内,使橡胶粉始终在10-150°C下反应脱硫,避免出现活性剂在高温下失效的现象,提高脱硫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电机在搅拌过程中带动刮板对加热腔内壁进行刮壁动作,避免再生橡胶黏附在壳体内壁。
3.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泵通过冷却腔对出料管内再生脱硫橡胶冷却,不必把胶粉从脱硫机中取出后另外放入冷却设备冷却,减少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刮板与搅拌杆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鑫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37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