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淀池及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23657.7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6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其殿;段美娟;张伴;陈福明;刘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淀池及污水处理系统。该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池底朝向中心向下倾斜;外部管道系统,所述外部管道系统与所述池体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外部;生化反应沉淀系统,所述生化反应沉淀系统包括环流澄清器和曝气器,所述环流澄清器和所述曝气器均架设于所述池底,所述环流澄清器设于所述曝气器的上方,所述环流澄清器的出水管连接至所述外部管道系统,用以将经沉淀后的出水排出池外。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沉淀池。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辐流式沉淀池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沉淀池及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城市污水厂会设置一级处理设施和二级处理设施,一般一级处理设施包括初沉池,二级处理设施包括二沉池,二者占地都较大。一方面,在设计阶段,考虑到进水水质偏高,会设置初沉池以预先处理一部分污染物,但由于建成后实际运行水质远小于设计水质,使得初沉池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闲置;另一方面,部分污水厂经过提标改造后,二沉池也已闲置不用,而占地较大的初沉池、二沉池导致厂区场地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随着厂区接收片区的污水量不断增加及处理标准的进一步提升,现有的二级处理设施难以满足超额水量的处理且高标准的需求。目前,采用辐流式沉淀池来处理污水,其占地面积较大且用地面积有限,导致辐流式沉淀池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污水处理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沉淀池及污水处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辐流式沉淀池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污水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淀池,包括:
池体,所述池体的池底朝向中心向下倾斜;
外部管道系统,所述外部管道系统与所述池体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外部;
生化反应沉淀系统,所述生化反应沉淀系统包括环流澄清器和曝气器,所述环流澄清器和所述曝气器均架设于所述池底,所述环流澄清器设于所述曝气器的上方,所述环流澄清器的出水管连接至所述外部管道系统,用以将经沉淀后的出水排出池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部管道系统包括: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通于所述池底的中心部,以使污水从所述池底进入所述池体;
外部出水管,所述外部出水管与所述环流澄清器的出水管连接,以使经沉淀后的出水流出所述池体;
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所述池底连通,用以将经沉淀后的污泥排出池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反应沉淀系统还包括环流澄清器支撑部,所述环流澄清器支撑部包括:
环流澄清器支撑立柱,所述环流澄清器支撑立柱立于所述池底;
环流澄清器支撑横梁,所述环流澄清器支撑横梁固定在所述环流澄清器支撑立柱上,所述环流澄清器架设在所述环流澄清器支撑横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反应沉淀系统还包括曝气器支撑部,所述曝气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环流澄清器的下方,所述曝气器支撑部包括:
导流板,在所述池底顶部的水平位置处设置所述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固定在所述环流澄清器支撑立柱上;
第一曝气器支撑附件,所述第一曝气器支撑附件固定在所述导流板上,以支撑所述曝气器;
第二曝气器支撑附件,所述第二曝气器支撑附件固定在所述池底上,以支撑所述曝气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上设有检查人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反应沉淀系统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3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测温功能的冷凝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线扫花篮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