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隧道竖井防坠落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0601.6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9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柏桥;李汶江;熊刚;刘军;李昆晟;周于杰;余昕垚;乔运松;姚伟;李政泽;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隧道 竖井 坠落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竖井防坠落保护装置,包括上固定支架、下固定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之间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设有与钢丝绳相配合的防坠器以及与所述防坠器连接的安全带;所述上固定支架固定在爬梯的顶部,所述下固定支架设置在上固定支架的下方。在上下深竖井时,作业人员将系在自己身上的安全带的另一端与防坠器连接,防坠器可以随作业人员上下移动而沿着钢丝绳上下滑动,一旦发生坠落,防坠器的锁紧机构即刻锁止,使防坠器停止下滑,防坠器滑移距离小,可避免工作人员在上下电缆隧道竖井时的坠落风险;此外,该装置上下移动过程无需手的辅助,作业人员稍作配合就能适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竖井防坠落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地形限制,重庆市电缆通道十分复杂,呈现出局部密集、隧深坡陡、多弯多井的趋势。根据前期数据普查,重庆公司高压电缆隧道存在大量深竖井,超过10米以上的竖井近100个,20-30米竖井普遍存在,目前大部分电缆隧道竖井没有采取任何的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在上下深竖井时存在坠落风险,少部分竖井采用设置楼梯或在爬梯竖井中设置护笼、平台等方式减小坠落风险,但部分竖井空间小,不便设置防坠落保护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竖井防坠落保护装置,以解决目前工作人员在上下电缆隧道竖井时存在的坠落风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隧道竖井防坠落保护装置,包括上固定支架、下固定支架以及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支架和下固定支架之间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设有与钢丝绳相配合的防坠器以及与所述防坠器连接的安全带;所述上固定支架固定在爬梯的顶部,所述下固定支架设置在上固定支架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通过紧线器与所述下固定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支架包括第一三角架;所述第一三角架包括第一水平部、第一垂直部和第一倾斜支撑部;所述第一垂直部与爬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钢丝绳与所述第一水平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部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水平部的另一端向远离爬梯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一倾斜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平部远离第一垂直部的一端连接,第一倾斜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部的中下部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三角架的所述第一垂直部通过两个第一紧固件固定在爬梯上,第一三角架的所述第一倾斜支撑部与第一垂直部连接的一端连接在两个第一紧固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部上设有第一拉环,所述钢丝绳的底端设有第二拉环,所述紧线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支架包括第二三角架;所述第二三角架包括第二水平部、第二垂直部和第二倾斜支撑部;所述第二垂直部与爬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钢丝绳与所述第二水平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垂直部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第二水平部的另一端向远离爬梯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二倾斜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二水平部远离第二垂直部的一端连接,第二倾斜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垂直部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部上固定有第三拉环,所述钢丝的顶端与所述第三拉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固定支架还包括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一端与所述爬梯的上部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二三角架的所述第二垂直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延长杆与所述第二垂直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延长杆的所述一端通过至少两个第二紧固件固定在爬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0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