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蒸煮两用分体式茶漏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16928.6 | 申请日: | 202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7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权继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权继彬 |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06;A47J31/44 |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华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2 | 代理人: | 张恒 |
| 地址: | 062461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两用 体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蒸煮两用分体式茶漏,包括煮茶胆,煮茶胆内设置有蒸茶篮以及用于向蒸茶篮内输送蒸汽的通道,通道与煮茶胆的外界连通,蒸茶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筒体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盘状的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的蒸茶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筒体和盘状的过滤组件,在需要对蒸茶篮底部的茶叶渣以及茶渍进行清理时,将过滤组件进行拆除即可,大大的增加了清理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蒸煮两用分体式茶漏。
背景技术
茶漏是一种茶具,蒸煮两用的茶漏由于其兼具煮茶、蒸茶的功能而应用越来越广泛,蒸煮两用的茶漏通常包括煮茶胆,煮茶胆的内部可拆卸的设置有蒸茶篮,蒸茶篮上设置有便于提携的提手,提手的两端分别和蒸茶篮两侧铰接,煮茶胆的底部设置有通道,通道的一端和煮茶胆外界连通,通道的另一端伸入蒸茶篮,煮茶时将茶叶放置于煮茶胆内并将煮茶胆置于茶壶内进行煮茶,蒸茶时将茶叶放置于蒸茶篮内并将蒸茶篮连通煮茶胆置于茶壶内,茶壶内沸水产生的蒸汽通过通道进入到蒸茶篮进行蒸茶,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结构的茶漏存在一定的缺点:当需要对蒸茶篮底部的茶叶渣以及茶渍进行清理时,由于提手的存在,不便于对蒸茶篮内的茶叶渣以及茶渍进行清理,需要借助细长工具反复多次进行清理,操作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新型蒸煮两用分体式茶漏,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新型蒸煮两用分体式茶漏,包括煮茶胆,所述煮茶胆内设置有蒸茶篮以及用于向所述蒸茶篮内输送蒸汽的通道,所述通道与煮茶胆的外界连通,蒸茶篮包括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上可拆卸的设置有盘状的过滤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设置有供水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和筒体卡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和筒体之间设置有卡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一侧设置有鳞片。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上配合卡紧件设置有第一容置槽,筒体上配合卡紧件设置有第二容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上配合通道设置有环套,所述环套的两端分别伸出盘体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环套伸出盘体顶侧的部分设置有逐渐收缩的锥形管段,所述锥形管段的顶部抵于通道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管段上设置有便于其端口收缩或撑开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环套伸出盘体底侧的部分设置有便于把持的折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蒸茶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筒体和盘状的过滤组件,在需要对蒸茶篮底部的茶叶渣以及茶渍进行清理时,将过滤组件进行拆除即可,大大的增加了清理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盘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筒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煮茶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权继彬,未经权继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16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穿线管的推进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迷迭香提取用冷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