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内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7626.9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0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明;魏志明;乔晖文;陈书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
主分类号: | E21B31/12 | 分类号: | E21B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056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内打捞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环向间隔设有多个爪齿,每个所述爪齿与所述筒体的下端摆转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控制杆,每个所述爪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向下驱动所述控制杆以带动多个所述爪齿同步摆转至张开以将井内掉落物罩设在多个所述爪齿之间,或向上驱动所述控制杆以带动多个所述爪齿同步摆转至合拢以将所述井内掉落物抓起,如此将该井内打捞装置下入到井内,先使得多个爪齿展开,待井内打捞装置沉底后,上提控制杆,此时多个爪齿转动至靠拢并将井底的井内掉落物抓起,再向上从井内提出井内打捞装置即可将井内掉落物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夹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内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井内落物是钻井过程中较为常见,也是危害性较高的一种事故,尤其是铁制品等井内掉落物,如果不加以打捞处理,只是简单的用废钻头将落物挤压至井壁,落物会有再次掉落的可能,随着井越来越深地层越来越硬,处理起来会越来越难,这种简单省事的方法但会严重危害井内安全,尤其是对钻头的破坏及对钻进速度的影响。
在井内落物事故中根据井深,落物的大小,重量及形状可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磨鞋:在井底落物不明的情况下,可下磨鞋将落物磨碎;
2、强磁:如果落物为小工具或者牙轮,下强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探底后不应加压过大,以防落物压入地层,破坏强磁,也不得开动转盘或者转盘卸扣,以防落物重新落井。
3、打捞篮:打捞篮可以随钻具一起下钻,用横竖的钢丝篮网将落物装在篮内捞出。
以上几种打捞方式虽然使用有效,但由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是全程需要钻具的配合,而在实际当中起下钻非常浪费时间,尤其是深井,一次起下钻需要一天的时间,而打捞落物又是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一切操作全凭经验,很多时候需要重复起钻,多次打捞才能成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井内打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内打捞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下端环向间隔设有多个爪齿,每个所述爪齿与所述筒体的下端摆转连接,所述筒体内设有控制杆,每个所述爪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向下驱动所述控制杆以带动多个所述爪齿同步摆转至张开以将井内掉落物罩设在多个所述爪齿之间,或向上驱动所述控制杆以带动多个所述爪齿同步摆转至合拢以将所述井内掉落物抓起。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将该井内打捞装置下入到井内,先使得多个爪齿展开,待井内打捞装置沉底后,上提控制杆,此时多个爪齿转动至靠拢并将井底的井内掉落物抓起,再向上从井内提出井内打捞装置即可将井内掉落物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爪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爪齿的底边朝上,且其底边的中部与所述筒体下端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抓起效果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的断截面为圆形,且多个所述爪齿在所述筒体的下端周向间隔均匀的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与钻井的形状相匹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的端截面为正方形,且所述爪齿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爪齿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下端的四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杆体,且其一端与所述爪齿内侧上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杆的下端竖向摆转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7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清洗的吸污车罐
- 下一篇:一种血流图机探头的支撑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