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897564.1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舰;赵庆威;闫泽;孔维叠;黄金保;张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快能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50 | 分类号: | H02B1/50;H02B1/28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内部 电气 元件 变压器 | ||
1.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室(1)、提升机构、可调机构和变压器(12),所述变压器室(1)呈一端敞开的矩形空腔体,且变压器室(1)内设置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固定板(2)、行走凹槽(3)、驱动电机(4)、丝杆(5)、滑块(6)和底板(7),所述固定板(2)设置于变压器室(1)内,且固定板(2)上开设有行走凹槽(3),行走凹槽(3)槽内一端嵌设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轴相连有丝杆(5),且丝杆(5)上滑动套设有滑块(6),两滑块(6)之间相连有底板(7)及设置于底板(7)上的可调机构;所述可调机构包括插接立板(8)、插接通槽(9)、插接立块(10)和变压器支撑板(11),所述插接立板(8)对称于底板(7)上,且插接立板(8)上开设有插接通槽(9),插接通槽(9)插接有插接立块(10);所述插接立块(10)设置于变压器支撑板(11)两侧,且变压器支撑板(11)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与设置于变压器(12)底部的滑条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对称设置为一对,且与丝杆(5)相连的驱动电机(4)也为一对,一对驱动电机(4)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通槽(9)沿插接立板(8)开设有若干个,且相邻插接通槽(9)之间呈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立块(10)设置为伸缩结构,且插接立块(10)按压时能从插接通槽(9)内退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室(1)内壁设置有支撑台(13),且支撑台(13)上设置有小型抽水泵(14);所述小型抽水泵(14)上分别导通相连有出水管(15)及抽水管(16),且抽水管(16)沿变压器室(1)内壁延伸至变压器室(1)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5)贯穿变压器室(1)壁并延伸至临时储水槽(17)内,且临时储水槽(17)底端开设有滴水孔及设置于滴水孔上的端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所述变压器室(1)敞开一端上设置有铰轴,且铰轴上铰接有室门(18)及设置于室门(18)上的开合断电开关,开合断电开关电连于变压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室(1)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嵌设有散热风机(19),散热风机(19)的出风端正对于散热孔(20);所述散热孔(20)开设于固定板(2)及插接立块(10)上,且散热孔(20)一侧为出风孔(21);所述出风孔(21)开设于变压器室壁上,且出风孔一侧设置有第一挡雨罩(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室(1)的内壁与外壁分别涂设有绝热层与防水层,且防水层上设置有防撞凸包,防撞凸包内填充有阻尼垫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内部电气元件触水的变压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室(1)底部相连于千斤顶(23)的顶出端,而千斤顶(23)的底座固定设置于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快能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快能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75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吊顶安装龙骨系统
- 下一篇:移动式无人值守的应急疏导指挥装置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