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7277.0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7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玲;李燕;夏兆祥;金波;陈浩;何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相控阵 雷达 天线 框架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框架结构,包括梯形仓、安装板、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所述安装板、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均位于所述梯形仓内,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与所述的安装板一端与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的梯形仓底部,用于转动安装板方向,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的梯形仓顶部,用于将安装板吊起,这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框架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雷达天线安装时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在安装时,由于框架很大且很高,需要借助外界的机器,将工作人员提升到安装框架的顶端,然后在施工安装,但是,这样的是施工方式不仅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还增加工作人员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在施工时的危险性。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雷达天线安装时浪费时间、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框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框架结构,包括梯形仓、安装板、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所述安装板、横向移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均位于所述梯形仓内,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与所述的安装板一端与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的梯形仓底部,用于转动安装板方向,所述的纵向移动机构位于所述的梯形仓顶部,用于将安装板吊起。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圆孔,所述横板通过圆孔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连接。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滑槽、滑块,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梯形仓的内底部,所述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空心矩形块、支杆、圆辊、牵引绳、挂钩、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连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空心矩形块设于所述梯形仓内顶部,所述支杆设于所述空心矩形块内,与所述空心矩形块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圆辊设于所述支杆上,所述牵引绳固定缠绕于所述圆辊上,所述挂钩设于所述牵引绳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支杆卡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卡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卡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还包括空心矩形板、第二伺服电机、丝杆、螺母,所述空心矩形板设于所述空心矩形块上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设于所述空心矩形板内部一侧,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外表面与所述空心矩形块固定连接。
所述空心矩形板的底部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空心矩形块的底端从所述矩形通孔伸出,并与所述矩形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
所述滑槽内部一端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滑块的侧面连接。
所述空心矩形块的地面设于出绳孔,所述牵引绳从所述出绳孔中穿过。
所述梯形仓的外表面设有出入门。
所述梯形仓上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尺寸与安装板的尺寸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7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铝型材滚轮矫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康复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