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6917.6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2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杨勇;薛亦聪;于云龙;徐龙康;冯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E04C2/30;E04B2/00;E04B1/4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约束 构件 叠合 剪力 | ||
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包括:设置于剪力墙两端作为边缘约束构件的两个H型钢,H型钢的长度方向与墙高度方向一致;设置于H型钢周边且与H型钢长度方向平行的多个纵筋一;设置于纵筋一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铺设的多个闭合箍筋;设置于两个H型钢之间的预留孔洞;设置于预留孔洞外部且与H型钢长度方向平行的多个纵筋二;连接在两端闭合箍筋之间的多个横向拉筋;填充于预留孔洞外部的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填充于预留孔洞内部的现浇普通混凝土。本发明以型钢为边缘约束构件,以提高剪力墙的整体性能和抗侧力性能,同时在剪力墙内部设置预留孔洞,将剪力墙的制作分为两个阶段,既方便剪力墙的运输工作又可以保证剪力墙的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
背景技术
剪力墙结构大都以传统的建造模式为主,即设计与施工分离,施工大多为现浇结构,这就很容易造成现场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高、建筑产生的垃圾量大、建筑质量差、工业化程度低等问题。
装配式剪力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目前已有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预制剪力墙自重大,运输不方便,整体性能和抗侧力性能差等问题。因此,一种带有预留孔洞的,且带有型钢边缘约束构件的新型叠合剪力墙亟待提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以型钢为边缘约束构件,以提高剪力墙的整体性能和抗侧力性能,同时在剪力墙内部设置预留孔洞,预留孔洞内部为施工现场浇筑的普通混凝土,预留孔洞外部为工厂预制UHPC,预留孔洞将剪力墙的制作分为两个阶段,既方便剪力墙的运输工作又可以保证剪力墙的承载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包括:
设置于剪力墙两端作为边缘约束构件的两个H型钢,H型钢的长度方向与墙高度方向一致;
设置于H型钢周边且与H型钢长度方向平行的多个纵筋一;
设置于纵筋一上且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铺设的多个闭合箍筋;
设置于两个H型钢之间的预留孔洞;
设置于预留孔洞外部且与H型钢长度方向平行的多个纵筋二;
连接在两端闭合箍筋之间的多个横向拉筋;
填充于预留孔洞外部的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
以及
填充于预留孔洞内部的现浇普通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两个H型钢的腹板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纵筋一分布在H型钢的周边,每个H型钢配置四根纵筋一,闭合箍筋与四根纵筋一绑扎固定形成钢筋笼,两端的闭合箍筋平齐。
优选地,所述纵筋二对称布置在预留孔洞前后两侧。
优选地,所述横向拉筋垂直于纵筋一和纵筋二,通过扎丝与纵筋一和纵筋二绑扎固定。
优选地,所述H型钢、纵筋一和纵筋二均伸出一部分用于与梁、楼板进行拼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性能优良。
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在预留孔洞外部为预制UHPC,这使得叠合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比起传统的剪力墙要好得多,再以两端的型钢为边缘约束构件,通过增强叠合剪力墙的整体刚度改善了装配式剪力墙整体性能、抗侧力性能不足的缺点。
(2)施工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6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田式的矿山地貌恢复结构
- 下一篇:电动吸奶器